连日大雪独坐有感(其一)

低唱谁家帐缕金,何如短棹泛山阴。

天边雁断无留影,泓下龙寒亦懒吟。

著柳便随风作态,欺梅除有月知心。

晴光却喜前村动,春事从今日日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低唱的是哪家女子的轻纱声,比不上在山阴湖上划船的惬意。
天边的大雁已无踪影,水中的龙也因寒冷而不愿吟诗。
柳树随风摇曳,仿佛在卖弄风情,只有梅花在月下才有人懂得欣赏。
阳光普照,令人欣喜的是前村开始热闹起来,春天的事情一天天深入骨髓。

注释

帐缕金:轻纱声。
短棹:小船。
山阴:地名,指浙江绍兴的山阴县。
雁断:大雁消失。
龙寒:龙(比喻诗人自己)感到寒冷。
吟:吟诗。
著柳:柳树随风摇摆。
欺梅:柳树似乎在欺凌梅花(实则形容柳树姿态撩人)。
月知心:只有月亮能理解梅花的心意。
晴光:晴朗的阳光。
前村:前方的村庄。
春事:春天的景象。
日日深:一天天更加浓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静谧而孤寂的画面。首句“低唱谁家帐缕金”以轻柔的歌声与金色帐幔相映,暗示着寂静的环境和可能的闺中女子。次句“何如短棹泛山阴”则转至户外,诗人宁愿划船游山阴,享受自然的宁静,而非沉溺于室内的孤独。

第三句“天边雁断无留影”,通过天边鸿雁南飞无踪,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以及冬季的寂寥。第四句“泓下龙寒亦懒吟”进一步渲染了寒冷的氛围,连水中的龙都懒得吟啸,显得格外冷清。

第五、六句“著柳便随风作态,欺梅除有月知心”运用拟人手法,写柳树在风中摇曳,仿佛有意展现姿态,而梅花虽被雪欺,却只有月能理解其坚韧的心。这两句寓含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深情观察和感慨。

结尾两句“晴光却喜前村动,春事从今日日深”转为对春天的期待,虽然眼下是严冬,但诗人从阳光照耀村庄的景象中看到了生机,意识到春天的脚步正在一天天临近。

总的来说,虞俦的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的孤寂,同时也流露出对春天的希望,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敏感洞察。

收录诗词(868)

虞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连日祷雨犹未应也数语漫述皇恐之意呈簿尉(其二)

小儿曼倩尽狂奸,试掉雷车与破悭。

慰我农民须早计,怜渠岁事颇相关。

斋盂并日浑忘味,诗债如山只欠还。

谢令冥顽推不去,毫丝无补亦胡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连日祷雨犹未应也数语漫述皇恐之意呈簿尉(其一)

谁令旱魃逞神奸,怅望西畴一雨悭。

日永六龙方缓辔,天高九虎政当关。

不论赋入今难办,见说流移昔未还。

地上小臣真虮虱,祷祈无效祇惭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闰二月二十九日早离广德大雨日午晚晴又雨宿黄檗坊

家山入望更贪程,造物无心雨与晴。

今日莫愁明日近,一程但作两程行。

生须快意何尝梦,久不还乡亦自惊。

亲戚固应情话在,争先僮仆已欢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使北宿留盱眙

浩荡春风吹客愁,谁教杨柳系行舟。

燕然有约终须到,淮水无情只漫流。

蝶弄风光还草草,雁传消息底悠悠。

梨花寒食无多日,且傍南山作胜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