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对雪

嘉祐岁庚子,长安一尺雪。

落地还成冰,后土冻欲裂。

出门望天街,层城裹银阙。

健马载高冠,傍人指夔卨。

拜表瑶墀归,酒面风前热。

万井莫回头,穷阎正骚屑。

晓突无青烟,饥唇閟僵舌。

咄嗟路边子,未死衣百结。

亦有待次人,空囊磨岁月。

愁吟徒尔为,泱漭天地阔。

形式: 古风

翻译

嘉祐年间庚子年,长安城中大雪纷飞。
雪花落地瞬间冻结,大地冻得仿佛要裂开。
出门遥望京城街道,层层城墙银装素裹宫殿楼阁。
骏马载着身着高冠的人,旁人指点可能是夔卨官员。
他恭敬地呈上表章,归来时酒已暖身在寒风中。
满城人家都不回头,贫寒小巷正充满纷扰。
清晨的烟囱没有炊烟,饥饿的人嘴唇紧闭舌头僵硬。
路边的乞丐衣衫褴褛,虽未饿死但衣物破烂百结。
他们期待着别人的接济,空空的钱袋消磨着时光。
忧虑的吟唱徒劳无益,广阔的天地间愁绪如海。

注释

庚子: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组合,代表这一年。
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这里指北宋首都东京(今河南开封)。
银阙:形容宫殿的华丽,像银色的城阙。
夔卨: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此处可能象征权贵或重要官员。
瑶墀:玉砌的台阶,常用来形容宫殿。
万井:古代以八家为一井,泛指众多人家。
穷阎:贫穷的里巷,形容贫寒之处。
晓突:早晨的烟囱。
閟:闭合,此处形容嘴唇紧闭。
泱漭:形容广大无边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强至的《京华对雪》,描绘了嘉祐年间一场大雪覆盖长安的情景。首句“嘉祐岁庚子,长安一尺雪”点明时间与地点,庚子年的大雪给京城带来了严寒。接下来的诗句“落地还成冰,后土冻欲裂”形象地写出雪后地面冻结的景象,仿佛大地都要裂开。

“出门望天街,层城裹银阙”描绘出雪后的京城景色,如同银装素裹的宫殿城楼。行人如“健马载高冠,傍人指夔卨”,穿戴华丽,可能是官员或贵族,他们在雪中出行,引人注目。诗人自己“拜表瑶墀归,酒面风前热”,拜表归来,虽然天气寒冷,但心情或许因公务完毕而稍感暖意。

然而,“万井莫回头,穷阎正骚屑”揭示了社会底层百姓的生活困境,即使是早晨,家家户户的炊烟都已消失,饥饿的人们只能忍受着寒冷。“晓突无青烟,饥唇閟僵舌”进一步刻画了他们的贫困和忍耐。诗人同情路边衣衫褴褛的贫者,他们虽处境艰难,但仍怀揣希望,“未死衣百结,亦有待次人”。

最后两句“愁吟徒尔为,泱漭天地阔”表达了诗人对于广大人民疾苦的深深忧虑,他意识到自己的哀叹在广阔天地间显得微不足道,只能徒然发出感叹。整首诗通过对比,展现了京城内外的贫富差距,以及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无奈。

收录诗词(833)

强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京师逢徐良温叟明府

弱冠相逢今四十,当年壮气虬龙蛰。

交情独在酒盏深,人事细论衣袖湿。

诗书误身浪自怜,公相满眼谁可揖。

苍颜已变长安风,后会更应尤戢戢。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依韵走笔和答徐无畏见招

忆初识面越庠时,馀教尝蒙觉后知。

早念儿童能刻赋,晚逢夫子许言诗。

从容江介心方壮,蹭蹬京华鬓已衰。

道旧不须亲握手,满篇往事略无违。

形式: 七言律诗

依韵和李评文思

我心烱烱君应识,万事都慵独吟癖。

二年客眼看京华,可见无媒进无益。

势门所喜在佞豪,直语空拳无一怿。

爱君挺拔生贵家,不学庸儿醉朱碧。

两提试笔赋翰林,落落金声天上掷。

改丞殿省头不回,直把群经重研摭。

相逢怜我犹滞濡,四十金闺未通籍。

势门宜不容此身,赖有君家好投迹。

书斋延坐开新编,光焰文章追祖白。

更邀诗社同襟期,脱略形骸一疏戚。

公侯必复君勿迟,志士由来轻尺璧。

形式: 古风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壬子上巳会许公亭

赓吟令节最多年,禊饮春亭五侍筵。

爱客公心宽似水,催人物态急如弦。

园林烂熳惊三月,樽俎徘徊恋二天。

迹近风花飘未定,且随珠履醉金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