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小靥人怜都恶瘦,曲眉天与长颦。

沈思欢事惜腰身。枕添离别泪,粉落却深匀。

翠袖盈盈浑力薄,玉笙袅袅愁新。

夕阳依旧倚窗尘。叶红苔郁碧,深院断无人。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女子的娇美与哀愁。"小靥人怜都恶瘦,曲眉天与长颦",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她小巧的脸庞惹人怜爱,但因消瘦而显得楚楚动人,弯弯的眉毛仿佛天生就带着忧郁,常常皱着眉头。"沈思欢事惜腰身",表达了她对往日欢乐时光的深深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身体状况的忧虑。

"枕添离别泪,粉落却深匀",暗示了她的内心充满离愁,泪水打湿了枕头,而她精心涂抹的妆容也因情绪波动而显得更加凄美。接下来的"翠袖盈盈浑力薄,玉笙袅袅愁新",通过描绘她无力的翠袖和哀怨的玉笙声,进一步渲染了她的愁绪。

最后两句"夕阳依旧倚窗尘,叶红苔郁碧,深院断无人",以景结情,夕阳斜照,院中落叶堆积,青苔蔓延,寂静无声,暗示了女子孤独无依的境况,整个画面充满了深深的寂寞和哀伤。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以女性形象为载体,抒发离别之苦和孤寂之情的宋词,辛弃疾的笔触细腻而深情。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其四)

金谷无烟宫树绿,嫩寒生怕春风。博山微透暖薰笼。小楼春色里,幽梦雨声中。

别浦鲤鱼何日到,锦书封恨重重。海棠花下去年逢。也应随分瘦,忍泪觅残红。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二)和王道夫信守韵,谢其为寿,时作闽宪

记取年年为寿客,只今明月相随。

莫教弦管便生衣。引壶觞自酌,须富贵何时。

入手清风词更好,细书白茧乌丝。

海山问我几时归。枣瓜如可啖,直欲觅安期。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二)

逗晓莺啼声昵昵,掩关高树冥冥。

小渠春浪细无声。井床听夜雨,出藓辘轳青。

碧草旋荒金谷路,乌丝重记兰亭。

强扶残醉绕云屏。一枝风露湿,花重入疏棂。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二)醉宿崇福寺,寄祐之以仆醉先归

莫向空山吹玉笛,壮怀酒醒心惊。

四更霜月太寒生。被翻红锦浪,酒满玉壶冰。

小陆未须临水笑,山林我辈钟情。

今宵依旧醉中行。试寻残菊处,中路侯渊明。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