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上送客

自省论心意不疑,五年风水困追随。

怜君有玉曾三献,顾我无才忝一枝。

烟隔灞亭人去日,雨迷秦树雁归时。

那知此夏樽前别,却遣相如叹路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所作的《灞上送客》。诗中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离别的感慨。

首联“自省论心意不疑,五年风水困追随”,诗人自省内心,坚信自己对朋友的情意坚定不移,即使经历了五年的风风雨雨,也未曾动摇追随朋友的决心。这里通过时间的长度和自然界的变迁,强调了友情的坚韧与持久。

颔联“怜君有玉曾三献,顾我无才忝一枝”,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之情。他提到友人如同珍贵的玉石,曾多次慷慨相赠,而自己则自谦无才,只能作为友人的一枝之木。这一对比,既突出了友人的高尚品质,也体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谦逊态度。

颈联“烟隔灞亭人去日,雨迷秦树雁归时”,描绘了一幅离别的画面。烟雾笼罩着灞亭,预示着友人即将离去的日子;雨中的秦树,雁群南归,象征着离别时刻的凄凉与哀愁。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浓厚的离别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与伤感。

尾联“那知此夏樽前别,却遣相如叹路歧”,诗人感叹,没想到在夏日的宴席上与友人分别,竟让司马相如(汉代著名文学家)也为之感叹路途的崎岖。这里借用了司马相如的故事,进一步强化了离别时的悲伤情绪,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离去后未来道路的担忧与关切。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友情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收录诗词(501)

张祜(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 字:承吉
  • 籍贯: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
  • 生卒年:hù)(约785年—849年?

相关古诗词

喜闻收复河陇

诏书频降尽论边,将择英雄相卜贤。

河陇已耕曾殁地,犬羊谁辩却朝天。

高悬日月胡沙外,遥拜旌旗汉垒前。

共感垂衣匡济力,华夷同见太平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冬日并州道中寄荆门舍

圣明神武尚营边,我是何人不控弦。

身著貂裘随十万,心思白社隔三千。

云沉古戍初寒日,雁下平陂欲雪天。

却为恩深归未得,许随车骑勒燕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李子智鲁中使院前凿池种芦之什

鉴地栽芦贮碧流,临轩一望似汀洲。

窗笼好映淮南树,疏野偏宜海上鸥。

历历迎风欹枕晓,萧萧和雨卷帘秋。

君看范蠡功成后,不道烟波无去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长安感怀

家寄东吴西入秦,三年虚度帝城春。

流光渐渐到华发,离恨萧萧生白蘋。

楚梦觉来愁翠被,越吟声尽怨芳尘。

更闻玉笛吹明月,一曲风前泪满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