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武元衡相公

旌旗坐镇蜀江雄,帝命重开旧閤崇。

褒贬唐书天历上,捧持尧日庆云中。

孤情迥出鸾皇远,健思潜搜海岳空。

长得萧何为国相,自西流水尽朝宗。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旗帜威严镇守蜀江显雄风,皇命重申重建昔日的殿堂辉煌。
在史书上评价唐朝的兴衰更替,手捧圣君如朝阳般照耀在吉祥的云彩中。
他超脱世俗的情感远超凡俗的鸾凤,深邃的思绪暗暗探索着山河的奥秘。
愿长久有萧何这样的良相为国效力,如同西方流水终将汇入朝宗之海。

注释

旌旗:古代军队中的旗帜,此处象征军事力量和威望。
坐镇:驻守、镇守。
蜀江:泛指四川境内的江河,此指代西南地区。
帝命:皇帝的命令。
重开:重新开启。
旧閤:旧时的宫殿或楼阁。
崇:尊崇,此处指重建并加以尊崇。
褒贬:赞扬或批评,这里指历史评价。
唐书:可能特指《旧唐书》或《新唐书》,泛指记载唐朝历史的书籍。
天历:天子的年历,也可理解为历史的长河。
捧持:手持,恭敬地捧着。
尧日:比喻圣君的治世,尧是古代传说中的贤明君主。
庆云:五色云,古时视为吉祥的征兆。
孤情:超凡脱俗的情感。
迥出:远远超出。
鸾皇:即鸾鸟和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瑞鸟,比喻高贵或杰出的人物。
健思:敏捷而深邃的思维。
潜搜:深入探索。
得:能够拥有。
萧何:汉初名相,以治国有方著称。
国相:国家的丞相,高级官员。
西流:向西流的水,比喻从各地汇聚。
朝宗:朝向宗庙,引申为归附、朝拜中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受到皇帝重托,掌管蜀江地区的高官形象。开头“旌旗坐镇蜀江雄”展示了其威严和权力,接着“帝命重开旧閤崇”则表明这是皇上亲自下令,恢复了古老的荣耀。

诗人通过“褒贬唐书天历上”一句,暗示这位官员不仅有实权,还承担着评判历史、记录时事的重任。"捧持尧日庆云中"则象征其手握国之大计,受命于天。

“孤情迥出鸾皇远”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官员超凡脱俗的情感和期待,而“健思潜搜海岳空”则显示了他深邃的思考和高瞻远瞩的胸襟。

最后,“长得萧何为国相,自西流水尽朝宗”一句,通过历史上的名臣萧何来赞美这位官员不仅能长久地辅佐君主,还能像江水东流般源远流长地传承至国家的根本。

整首诗以豪迈的笔触勾勒出一位理想中的贤相形象,既有权力与历史责任感,也有超凡脱俗的个人品质和深远的政治智慧。

收录诗词(513)

王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 字:仲初
  • 籍贯:颍川(今河南许昌)
  • 生卒年:768年—835年

相关古诗词

山中寄及第故人

长长南山松,短短北涧杨。

俱承日月照,幸免斤斧伤。

去年与子别,诚言暂还乡。

如何弃我去,天路忽腾骧。

谁谓有双目,识貌不识肠。

岂知心内乖,著我薜萝裳。

寻君向前事,不叹今异翔。

往往空室中,寤寐说圭璋。

十年居此溪,松桂日苍苍。

自从无佳人,山中不辉光。

尽弃所留药,亦焚旧草堂。

还君誓已书,归我学仙方。

既为参与辰,各愿不相望。

始终名利途,慎勿罹咎殃。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相和歌辞.乌栖曲

章华宫人夜上楼,君王望月西山头。

夜深宫殿门不锁,白露满山山叶堕。

形式: 乐府曲辞

书赠旧浑二曹长

二年同在华清下,入县门中最近邻。

替饮觥筹知户小,助成书屋见家贫。

夜棋临散停分客,朝浴先回各送人。

僮仆使来传语熟,至今行酒校殷勤。

形式: 七言律诗

从元太守夏宴西楼

六月晨亦热,卑居多烦昏。

五马游西城,几杖随朱轮。

西楼临方塘,嘉木当华轩。

凫鹥满中流,有酒复盈尊。

山东地无山,平视大海垠。

高风凉气来,灏景沈清源。

青衿俨坐傍,礼容益敦敦。

愿为颜氏徒,歌咏夫子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