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乌栖曲

章华宫人夜上楼,君王望月西山头。

夜深宫殿门不锁,白露满山山叶堕。

形式: 乐府曲辞

翻译

章华宫中的妃子夜晚登上了楼台,君王在西山之巅遥望着明月。
深夜时分宫殿的门并未上锁,白色的露水洒满了山林,树叶纷纷落下。

注释

章华宫人:指古代宫中的妃嫔或宫女,这里是章华宫的居住者。
夜上楼:夜里登上楼台,可能指赏月或等待君王的到来。
君王:指古代的帝王。
西山头:指一个地名或方位,君王在此处眺望月亮,象征远离宫廷的清静之地。
夜深:深夜,指时间已非常晚。
宫殿门不锁:暗示了宫中可能有异常情况或特别的恩许,使得门未按规定上锁。
白露:夜晚凝结在地面或植物上的露水,常用于形容秋夜的清凉。
山叶堕:树叶掉落,描绘出一幅秋夜寂静,自然景物凋零的景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宫廷的静谧景象,通过对月亮、山头和露水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

“章华宫人夜上楼,君王望月西山头”两句设置了场景,表明是在一个深邃的夜晚,人们登上了章华宫的楼台,而君王则远眺着西山之上的明月。这不仅展示了宫廷生活的安逸与闲适,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定情怀。

“夜深宫殿门不锁”一句突显了宫中的安全感和宁静,连晚间的宫殿大门也不必上锁,这种描写增添了一份幽深的氛围,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安定与君王的仁政。

“白露满山山叶堕”则是对自然景象的细致刻画,白色的露水覆盖了整座山,使得连山上的树叶都被湿润了。这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夜图景,也让人感受到凉爽的气息和季节的变换。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宫廷夜景的刻画,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

收录诗词(513)

王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 字:仲初
  • 籍贯:颍川(今河南许昌)
  • 生卒年:768年—835年

相关古诗词

书赠旧浑二曹长

二年同在华清下,入县门中最近邻。

替饮觥筹知户小,助成书屋见家贫。

夜棋临散停分客,朝浴先回各送人。

僮仆使来传语熟,至今行酒校殷勤。

形式: 七言律诗

从元太守夏宴西楼

六月晨亦热,卑居多烦昏。

五马游西城,几杖随朱轮。

西楼临方塘,嘉木当华轩。

凫鹥满中流,有酒复盈尊。

山东地无山,平视大海垠。

高风凉气来,灏景沈清源。

青衿俨坐傍,礼容益敦敦。

愿为颜氏徒,歌咏夫子门。

形式: 古风

元日早朝

大国礼乐备,万邦朝元正。

东方色未动,冠剑门已盈。

帝居在蓬莱,肃肃钟漏清。

将军领羽林,持戟巡宫城。

翠华皆宿陈,雪仗罗天兵。

庭燎远煌煌,旗上日月明。

圣人龙火衣,寝殿开璇扃。

龙楼横紫烟,宫女天中行。

六蕃倍位次,衣服各异形。

举头看玉牌,不识宫殿名。

左右雉扇开,蹈舞分满庭。

朝服带金玉,珊珊相触声。

泰阶备雅乐,九奏鸾凤鸣。

裴回庆云中,竽磬寒铮铮。

三公再献寿,上帝锡永贞。

天明告四方,群后保太平。

形式: 古风

公无渡河

渡头恶天两岸远,波涛塞川如叠坂。

幸无白刃驱向前,何用将身自弃捐。

蛟龙啮骨鱼食血,黄泥直下无青天。

男儿纵轻妇人语,惜君性命还须取。

妇人无力挽断衣,舟沈身死悔难追。

公无渡河,公须自为。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