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虎行

于菟伏林薄,樵者远斤斧。

宁甘骨肉饥,毋蹈爪牙苦。

山居聚落消,十室九闭户。

形影自相吊,祝神为驱祸。

兽毒犹可逃,急征罄罍釜。

形式: 古风

翻译

老虎隐藏在树林中,砍柴的人远远避开斧头声。
宁愿忍受自己亲人挨饿,也不愿遭受猛兽的侵袭。
山村里的居民减少,十户人家有九家紧闭门窗。
只剩下孤独的身影相互安慰,祈求神灵驱赶灾难。
即使兽类的威胁尚可躲避,但紧急的征税却使家无余粮。

注释

于菟:古代对老虎的称呼。
林薄:树林边缘或稀疏的地方。
樵者:砍柴的人。
爪牙:比喻凶猛的动物或势力。
聚落:村落、社区。
祝神:祈求神明。
罄罍釜:形容财物耗尽,一无所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避难求生的生存状态,通过对比和排比手法,展现了人在面临猛兽威胁时的无奈与选择。首句“于菟伏林薄,樵者远斤斧”设置了一个背景,描述了树木稀疏、樵夫们因畏惧而避开的地方,这里“林薄”和“远斤斧”交织出一种荒凉与萧杀的氛围。

接下来的“宁甘骨肉饥,毋蹈爪牙苦”则是对比手法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宁愿忍受饥饿也不愿意遭遇猛兽的痛苦。这里“骨肉饥”和“爪牙苦”形成鲜明对比,生动地描绘出生命安全与生理需求之间的抉择。

第三句“山居聚落消,十室九闭户”展示了人们因为畏惧猛兽而导致的村落荒废和人心惶惶的景象。“山居”一词增添了一种隐逸之意,而“十室九闭户”的统计手法,则强化了这种恐慌氛围。

“形影自相吊,祝神为驱祸”则是诗人在此环境中的心理写照。他们只能通过对神的祈祷来寻求心灵上的慰藉和现实中的保护。这两句以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作为救赎,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刻画。

最后,“兽毒犹可逃,急征罄罍釜”表达了即便是在这种环境中,也必须采取紧急措施来应对猛兽带来的威胁。“兽毒犹可逃”意味着尽管有危险,但依然可以找到逃生的机会,而“急征罄罍釜”则是具体的防御行为,体现了生存斗争的紧迫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与人心世界的描绘,展示了一种原始社会中的人与猛兽之间的较量,以及人们在面临生存威胁时的无助和勇敢。

收录诗词(313)

刘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癸丑九月苦雨和宋饮冰韵

旱潦苦伤稼,景象难休休。

老农早夜祝,愿见虞与周。

弥望泪欲滴,相对如楚囚。

苍天叫不应,空使霜白头。

市廛强喧饰,村落多阒幽。

偻指千载间,曾无三两秋。

灶冷蛙产釜,瓮閒埃积刍。

长此更不已,菜色沦荒丘。

阳精赫阴霾,庶宽漆室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秋心

秋日日苦短,秋夜夜苦长。

长短不易晷,处厄心自伤。

秋风独有声,叶叶闯我窗。

秋月岂无情,隙隙窥我床。

苒苒寒事迫,孰整衾与裳。

故乡隔万山,篱菊那能芳。

形式: 古风

万卉争献奇,小草亦足贵。

四时春不断,可识天地意。

稚子谨勿斲,叶叶含元气。

人皆讶姑息,姑息特细事。

祗恐生道灭,形色鼎中沸。

形式: 古风

追和渊明贫士诗七首(其七)

扁舟溯西江,忽抵梅花州。

二忠俨遗像,予愧非其俦。

肝胆照冰雪,要亦狷者流。

言直不砭时,掇祸贻亲忧。

山禽似相盼,来往疑劝酬。

阒坐生万感,矫首观前修。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