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蜜渍荔枝寄远

远谪南闽食荔枝,始知图记不予欺。

欲将千颗封题去,无那三朝色味移。

蜜渍仅能存典则,日乾愈更失珍奇。

欲知妙质为何似,甘露明珠绛縠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的《以蜜渍荔枝寄远》。诗中描绘了诗人远谪南闽品尝荔枝后,对荔枝的美味与独特质地的深刻感受。通过“始知图记不予欺”,表达了诗人对荔枝真实风味的惊喜与认同。接着,诗人描述了想要将荔枝寄给远方朋友的心情,但又担心荔枝在运输过程中风味和色泽会发生变化,表达了对荔枝品质保持的担忧。

“蜜渍仅能存典则,日乾愈更失珍奇”两句,点出了荔枝经过蜜渍处理后虽能保存一些风味,但干燥过程会让其失去更多珍贵的特性。最后,“欲知妙质为何似,甘露明珠绛縠皮”则以生动的比喻,将荔枝的美妙质地比作甘露、明珠和绛色的纱布,形象地展现了荔枝的诱人之处。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荔枝的美味与独特,也反映了诗人对食物品质的珍视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深情厚谊。

收录诗词(1653)

李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 字:伯纪
  • 号:梁溪先生
  • 生卒年:1083年-1140年2月5日

相关古诗词

石轮鱼

广寒宫阙夜不锁,蟾蜍飞下清溪涯。

爬沙厥状虽可怪,脆美一脔亦莫加。

颇笑退之嘲蛤蚧,还同子厚甘虾蟆。

晚凉雨霁小池满,两部鼓吹空哇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次韵丹霞宗本长老见寄古风

帝居郁沉沉,梧桐植朝阳。

愧将燕雀翼,参彼鹓鸾行。

含香待黼座,秉笔立明光。

谁知汲黯戆,忽作朱云狂。

襆被出都门,濯缨走沧浪。

饱闻瑞光岩,道席久振芳。

识高行复苦,皎月照严霜。

醍醐有妙味,薝卜无馀香。

愿闻第一义,洗我浩劫茫。

闭关不肯出,未许窥高墙。

徒将非舌语,远寄烦宣扬。

秋风动樵水,何日思褰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次韵丹霞录示罗畴老唱和诗四首(其一)和古风

快哉善知识,能以种种喻。

我今亦乐说,渐修与顿悟。

顿如草木芽,荄核已完具。

又如大明镜,色像悉陈露。

渐如鸡哺雏,羽翼劳覆护。

又如苗成实,非一朝夕故。

邈然孤峰顶,邂逅适相遇。

历历亲见之,非是梦而寤。

却来共谈说,妙契那复遌。

精勤假修习,即得无生趣。

清净摩尼珠,初无尘垢污。

圆成一滴水,岂殊千里霔。

妙药须对治,能起膏肓痼。

欲观皎日轮,当去漫天雾。

铁轮顶上旋,不复有惊怖。

劫火洞燃时,自有安身处。

了兹一大事,馀外复何顾。

庭前柏树子,古庙香炉去。

孤云与独鹤,何往不可寓。

返观生死海,便是涅槃路。

普化示全身,达磨携只屦。

證道坐菩提,降魔成露布。

乃知费千谈,不若行一步。

丹霞真道人,愿力极坚固。

眼从慧中得,法乃佛亲付。

疋马与单枪,纵横自驰骛。

愿见缘未合,临风增景慕。

何以写予怀,继此龙津句。

形式: 古风

次韵丹霞录示罗畴老唱和诗四首(其二)和太华庵闻牡丹芍药花香

嘉卉多生佛氏宫,一经鼻观便圆通。

妙香来处非和合,岂在根尘吸染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