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禅师来往翠微间,万里千峰到剡山。
何时共到天台里,身与浮云处处闲。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师在翠微间来往,行走于万里千峰之中,最终抵达剡山的景象。诗人表达了与禅师共赴天台山的愿望,并期待在那里与禅师一同享受身心的自在,与浮云共处,无拘无束。
诗中的意境开阔,笔触雄浑,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禅宗自由自在精神状态的向往。通过对远行禅师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理念。
语言简洁而富有意象,每个字句都蕴含深厚的情感和哲思,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豪放与内涵。
不详
再寻招隐地,重会息心期。
樵客问归日,山僧记别时。
野云阴远甸,秋雨涨前陂。
勿谓探形胜,吾今不好奇。
旌旗江上出,花外捲帘空。
夜色临城月,春寒度水风。
虽然行李别,且喜语音同。
若问匡庐事,终身愧远公。
客程终日风尘苦,蓬转还家未有期。
林色晓分残雪后,角声寒奏落帆时。
月高星使东看远,云破霜鸿北度迟。
流荡此心难共说,千峰澄霁隔琼枝。
野客同舟楫,相携复一归。
孤烟生暮景,远岫带春晖。
不道还山是,谁云向郭非。
禅门有通隐,喧寂共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