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叔康侍亲游琅山(其一)

晚扬红旆出郊关,昼奉安舆上碧山。

野色苍茫云色外,岚光飞动水光间。

行庖荐馔烹金鼎,荷剑挑樽结玉环。

归路邦人瞻庆侍,银龟朱绂照酡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陪同长辈游览琅山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与自然之美。首联“晚扬红旆出郊关,昼奉安舆上碧山”,以“红旆”和“安舆”分别象征出行的热烈与尊贵,描绘出一行人在傍晚时分出发,白天则乘坐舒适车辆前往碧绿山峦的情景,既展现了旅途的仪式感,也体现了对长辈的恭敬。

颔联“野色苍茫云色外,岚光飞动水光间”,通过“野色”、“云色”、“岚光”、“水光”的描绘,展现出一幅辽阔而壮丽的山水画卷。苍茫的野色与远处的云彩相接,山岚在阳光下闪烁,水面上波光粼粼,这些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

颈联“行庖荐馔烹金鼎,荷剑挑樽结玉环”,转而描写宴饮的场景。行厨准备佳肴,金鼎中煮沸着美味的食物,荷剑挑樽则是饮酒助兴的器具,结玉环可能是指宴会中的装饰或礼仪,这一联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展现了旅途中的欢愉与奢华。

尾联“归路邦人瞻庆侍,银龟朱绂照酡颜”,描绘了返回途中的景象。邦人(当地百姓)以尊敬的目光跟随,银龟(古代官吏佩戴的饰品)和朱绂(古代官服上的装饰)映照着酒后的红润脸庞,这一场景既体现了社会秩序的和谐,也反映了人们对长辈的敬仰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了自然风光的壮美,也展现了旅途中的生活情趣与社会风貌,是一幅生动的宋代文人游山玩水图。

收录诗词(1176)

韦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 字:子骏
  • 籍贯:钱塘
  • 生卒年:公元一0五三年

相关古诗词

和叔康侍亲游琅山(其二)

五十如婴孝慕难,公馀綵服侍登山。

回头民社千闾密,引望乡关一水间。

暂奉清游临佛界,都将尘事付庄环。

凭谁画与东州看,刺史何如闵与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和孙叔康以诗寄芋

清淳一阕听埙篪,磊落堆盘享芋鸱。

拙令此时心饫足,暂忘野外有民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琅山听窦山人琴

秋深危阁气凄清,来听先生促轸声。

一曲写成君子操,七弦传尽古人情。

游云檐外如将合,幽鸟枝间不敢鸣。

未省琴心在何处,高山流水对前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又和孙太守琅山席上

薄雾轻笼晓日黄,攀从旌旆到禅坊。

坐怜古木荣枯惯,仰笑秋云聚散忙。

酒约覆盆分甲乙,诗成击钵互宫商。

兴酣犹恨严闉逼,少促归鞭趁月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