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赠地理师》由元末明初诗人王行所作,通过对地理师的赞美与敬仰,展现了对自然与天地奥秘的探索精神。
首联“素业承家学有师,江湖声誉旧闻知”,开篇即点出地理师出身于世家,自幼受教于名师,其在江湖上的声名早已广为人知。这里不仅赞扬了地理师的家学渊源和师承,也暗示了其在地理学领域的深厚造诣和广泛影响力。
颔联“风生客座谈天处,云满山衣相地时”,描绘了地理师在谈论天文现象时,周围仿佛有微风拂过,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和谐的氛围;而在实地考察时,山间的云雾与他的衣裳相映成趣,既体现了地理师工作的环境特点,也寓意着其工作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颈联“已向支干搜隐秘,更於龙虎探幽奇”,进一步展示了地理师在研究地理学时的深入与细致。他不仅在传统地理学的“支干”(指地理学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上寻求秘密,更在“龙虎”(可能象征着山脉或地形特征)中探寻更为奇特和未知的地理现象,表现了地理师对知识的渴望和探索精神。
尾联“何当示我青囊术,为尔凭轩一赋诗”,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地理师传授知识的愿望,并承诺将为地理师创作一首诗以表达敬意。这一句既是对地理师智慧的渴求,也是对诗歌创作的期待,体现了文人与智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地理师在自然与人文之间的独特角色,以及诗人对其智慧与探索精神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