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涂小歇

山僮问游何许村,莫问何许但出门。

脚根倦时且小歇,山色佳处须细看。

道逢田父遮侬住,说与前头看山去。

寄下君家老瓦盆,它日重游却来取。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漫游山村的景象和心情。开篇“山僮问游何许村,莫问何许但出门”两句,表现了诗人对外界好奇而又淡然的态度,似乎在说,不必问我要去哪个村庄,只要一踏出家门,就是一个新的开始。

接下来的“脚根倦时且小歇,山色佳处须细看”两句,则是诗人在旅途中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欣赏。这里,“脚根”指的是脚步,这里用来形容行走时的疲惫,而“山色佳处”则是对周围环境之美的赞叹。

第三句“道逢田父遮侬住,说与前头看山去”中,诗人遇到农夫,并告诉他要继续前行去观赏山景。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和谐与自然的亲近。

最后,“寄下君家老瓦盆,它日重游却来取”两句,诗人将自己的随身物品——一个老瓦盆,寄存在途经的某户人家,并表示将来日再次经过这里时会回来取它。这不仅展现了诗人与当地居民之间的信任和友好,也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环境和生活的珍视之情。

整首诗语言平实,意境清新,通过诗人的眼光和心态,将山村的宁静、自然的美丽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展现得淋漓尽致。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丹阳舍舟登车渡江

小泊楼船铁瓮城,匆匆又作绝江行。

看他蜡烛几回剪,听尽鸡声不肯明。

水底霜寒还十倍,夜来月上恰三更。

篙师好语君知否,江面侵晨镜样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为牡丹去草

手种名花梦亦随,一年年望好花枝。

为花去草优饶处,两袖青苔十指泥。

形式: 七言绝句

书王右丞诗后

晚因子厚识渊明,早学苏州得右丞。

忽梦少陵谈句法,劝参庾信谒阴铿。

形式: 七言绝句

书莫读

书莫读,诗莫吟。

读书两眼枯见骨,吟诗个字呕出心。

人言读书乐,人言吟诗好。

口吻长作秋虫声,只令君瘦令君老。

君瘦君老且勿论,傍人听之亦烦恼。

何如闭目坐斋房,下帘扫地自焚香。

听风听雨都有味,健来即行倦来睡。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