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斋宿次韵曾学士》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诗中描绘了斋宿时的宁静氛围与庄重仪式,展现了文人士大夫在斋宿期间的内心世界和对朝廷礼制的敬畏之情。
首句“退朝斋閤息精神”,点明了诗人从朝堂归来后,在斋室中静心修养的状态,暗示了斋宿的肃穆与自我反省的意味。接着,“接席香帷总缙绅”一句,描绘了斋室内布置的华美与文人雅士齐聚一堂的场景,体现了文人士大夫间的深厚情谊与共同的文化追求。
“茶送蒙山兼顾渚,琴弹子夜又阳春”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以茶与琴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蒙山象征着高远的境界,渚则是水边的平和之地,子夜与阳春则分别代表了夜晚的宁静与春天的生机,通过这些意象的对比与融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与对生活的热爱。
“坐闻玉漏传西掖,起看龙光绕北辰”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斋宿期间的时间流转与天象变化,玉漏是古代计时工具,象征时间的流逝;西掖指的是皇宫,龙光则是帝王之气,北辰则是北极星,象征着方向与指引。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时间的敏感与对宇宙秩序的敬畏,也暗含了对权力与地位的向往与期待。
最后,“吉日郊禋集繁祉,庆成预拟拜枫宸”两句,点明了斋宿的目的与意义。吉日郊禋是指在特定的日子里进行郊外祭祀活动,预示着祈求福祉与庆祝丰收。枫宸则是指皇帝的居所,预示着诗人对朝廷的忠诚与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文人士大夫在斋宿期间的内心世界、文化追求以及对国家与社会的深切关怀,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