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古山庵

薄醉来游此,西风吹帽纱。

倦鸦丛密树,凉雨湿秋花。

题壁人何在,哦诗句未加。

一杯汤饼具,坐到日西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微醺时我来此游玩,西风轻轻吹动我的头巾。
疲倦的乌鸦栖息在繁密的树丛中,秋雨打湿了凋零的花朵。
曾经题诗的人现在何处?他的诗句还未完成。
只有一杯热汤和饼,我坐在这里直到夕阳西下。

注释

薄醉:微醺。
游:游玩。
西风:秋风。
帽纱:头巾。
倦鸦:疲倦的乌鸦。
丛密树:繁密的树丛。
凉雨:秋雨。
秋花:秋日花朵。
题壁人:题诗者。
诗句:诗词。
加:完成。
一杯:一壶。
汤饼:热汤和饼。
具:准备齐全。
日西斜:夕阳西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过的作品,名为《题古山庵》。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一个微醉状态下游历古山庵时的宁静与悠然。"薄醉来游此,西风吹帽纱"一句,描绘了诗人在酒精的作用下,以一种放松的心态来到这座古老的庵院中散步,头上的帽子被西风轻轻吹动,带有一丝随性的自在。

接着,"倦鸦丛密树,凉雨湿秋花"一句,通过对鸟儿栖息于密集的树木和秋季的凉意与细雨浸润下的花朵进行描写,营造出一种安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情境。诗人可能在观察这些自然景象时,感受到了生命中某种平凡却深刻的美好。

第三句"题壁人何在,哦诗句未加"表达了诗人对曾在此庵中留下诗篇之人的向往与寻找,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遗憾,因为他没有立即添加自己的诗句。这不仅反映出诗人对前人作品的尊重,也可能暗示着他对自己创作时机的谨慎考量。

最后,"一杯汤饼具,坐到日西斜"则是诗人在享受简单的食物——汤饼,同时静坐至太阳西斜之时的悠闲情形。这里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简朴生活,更透露出他对时间流转、光影变迁的感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出诗人在古山庵中所获得的心灵平静与文化上的共鸣。

收录诗词(449)

刘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 字:改之
  • 号:龙洲道人
  • 籍贯: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
  • 生卒年:1154~1206

相关古诗词

题润州多景楼

金山焦山相对起,挹尽东流大江水。

一楼坐断水中央,收拾淮南数千里。

西风把酒闲来游,木叶渐脱人间秋。

烟尘茫茫路渺渺,神京不见双泪流。

君不见王勃才名今盖世,当时未遇庸人尔。

琴书落魄豫章城,滕王阁中悲帝子。

又不见李白才思真天然,时人未省为谪仙。

一朝放浪金陵去,凤凰台上望长安。

我今四海行将遍,东历苏杭西汉沔。

第一江山最上头,天下无人独登览。

楼高思远愁绪多,楼乎楼乎奈汝何。

安得李白与王勃,名与此楼长突兀。

形式: 古风

题高远亭

戍古城荒地势雄,一亭分半庾楼东。

庐山面目今真识,江汉朝宗此会同。

司马宅荒惟苦竹,元规尘远尚西风。

胡尘只隔淮河在,谁为长驱一扫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赠乡人周从龙谈命

庐陵儒万人,颇亦出青紫。

老子三不归,未省乡里士。

暮年罕交游,仅识子周子。

风流属当行,岂止谈天尔。

夜从青楼饮,一醉几欲死。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赠永嘉张相士

青城游遍蜀中山,归看公卿饱已谙。

桀骜稍能儿德祖,兴亡何阙百曹参。

诸公富贵纸上语,满座风雷终日谈。

我似北人君记取,偶然留滞在东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