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寓九首(其二)

吾爱东方朔,高揖金马门。

向非玩六合,安肯来昆崙。

昂昂九尺身,谈辩黄河翻。

谁知上书意,蛾眉非自婚。

不见马相如,俛首狗监恩。

人生非桃李,何故不自言。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滕斌的《感寓九首(其二)》以东方朔为引子,巧妙地融入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首句“吾爱东方朔,高揖金马门”,开篇即表达了对东方朔的敬仰之情,他不仅在政治舞台上高洁自守,更在文学与智慧上留下了不朽的印记。“高揖金马门”形象地描绘了东方朔在朝廷中的高雅风度和不屈精神。

接着,“向非玩六合,安肯来昆崙”两句,通过假设与肯定的关系,强调了东方朔之所以能来到昆仑,是因为他对宇宙万物的广泛理解和热爱,而非仅仅出于功利目的。这里“六合”指的是天地四方,象征着广阔的宇宙视野;“昆仑”则代表了高远的理想追求。

“昂昂九尺身,谈辩黄河翻”描绘了东方朔的外在形象与内在才华。他的身材高大,谈吐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展现了他卓越的口才与智慧。这不仅是对东方朔个人魅力的赞美,也暗含了对诗人自身才能的期许与自我激励。

“谁知上书意,蛾眉非自婚”转而探讨了东方朔上书朝廷的真实意图。这里的“上书”指的可能是东方朔向皇帝进谏或表达自己的政见,而“蛾眉非自婚”则可能隐喻了他所追求的并非个人名利,而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真正高尚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不见马相如,俛首狗监恩”将话题转向另一位历史人物——司马相如,通过对比,表达了对那些屈从权势、失去自我价值的人的批判。同时,也暗示了自己不愿像他们那样低头求取恩宠,而是坚持独立人格与道德原则。

“人生非桃李,何故不自言”则是对人生真谛的深刻反思。诗人认为,人应当像桃李一样,自然生长,无需刻意炫耀或隐藏,真正的价值在于自身的品质与内涵。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真实、纯粹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我价值的坚定信念。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东方朔、司马相如等历史人物的引用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独立精神与真实生活的深刻思考与追求。语言流畅,寓意深远,展现了元代文人的思想深度与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58)

滕斌(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滕宾,主要活动于元武宗至大至英宗至治年间(一三○八-- 一三二三)。至大年间任翰休学士,出为江西儒学提举,后弃家入天台为道士

  • 字:玉霄
  • 籍贯:黄冈(今属湖北省)
  • 生卒年:1308—1323

相关古诗词

感寓九首(其三)

吾爱李太白,玩世如游龙。

自知天上谪,何必人间容。

海风吹绿发,萧萧卧云松。

我昔梦见之,遗以金芙蓉。

清辉恍在眼,日落蛾眉峰。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感寓九首(其四)

西风桂花落,我上天台山。

仙子扶我手,泠然苍水环。

乘鸾者谁子,飞烟渺难攀。

三坐此游戏,弄影银河湾。

空山忽风瀑,四顾鸣潺湲。

长揖马子微,此岂非人间。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感寓九首(其五)

春风如绿浪,淡荡洛阳柳。

高楼语锦瑟,落花泛绿酒。

何人白鼻騧,蒙茸紫貂袖。

一字或未识,银菟悬两肘。

煌煌贝宫珠,乃落纬萧手。

爰居偶钟鼓,牺牛竟文绣。

终然同一尽,岂复论好丑。

谁知草玄者,穷巷闭白首。

形式: 古风

感寓九首(其六)

步出涌金门,所见土花碧。

徘徊衣上月,感此美人夕。

美人胡不归,月落江水白。

寒潮已复去,海马晓无迹。

万弩射鲸鱼,骇浪接天赤。

空闻鲁仲连,孤感横八极。

哀哀精卫石,填海竟何益。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