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寒入肌肤粟已生,银河冻合水无声。
梅花漏泄春先到,风色商量雪未成。
有愧何须问天理,无求方始合人情。
男儿未际风云会,辜负胸中十万兵。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严寒的冬日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个人英雄抱负和现实状况之间差距的深刻感慨。开篇“寒入肌肤粟已生,银河冻合水无声”两句,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冬天的肃杀气氛,寒冷到骨髓之深,而地面上的雪也已经开始融化,但天空中的银河却因极度的寒冷而凝固,如同天与地之间的一道无声的界限。
“梅花漏泄春先到,风色商量雪未成”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梅花在严冬之中已经开始萌动,似乎在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而风中的色彩仿佛在衡量着雪是否会完全消融,这里的“商量”一词用得甚妙,既形容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细腻感受。
“有愧何须问天理,无求方始合人情”两句则是诗人的自我反省。诗人对自己的英雄抱负和现实中的无为感到愧疚,但同时也认识到,只有放下个人的欲求,才能更加契合人世间的情感和规律。这既是个人修养的体现,也是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态度。
最后,“男儿未际风云会,辜负胸中十万兵”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尚未迎接的英雄时刻和内心所蕴含的力量感到无比的遗憾。诗人自认为辜负了自己心中的雄才大略,如同有着十万大军在胸中,却未能得到施展的机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个人情感,表现出了诗人对于英雄时刻的渴望与现实中的无为之间的矛盾,以及个人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不详
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因读书于贵池齐山翠微亭,自号翠微,武学生。苏师旦,下建宁(今福建建瓯)狱。韩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1217),登武科第一,为殿前司官属。密谋除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东市。其诗豪纵,有《翠微北征录》
风烟世事不堪听,勿谓封侯胜白丁。
老眼隔年新旧历,归心连夜短长亭。
一声蜀鸟惊胡蝶,十幅蛮花寄鹡鸰。
更向坦斋夫子道,近来双鬓已星星。
英雄不遇不忧贫,狱吏从教唤不应。
煮饭只烧沽酒罐,读书权借守囚灯。
堪嗟世事危如卵,无怪人情冷似冰。
勿谓功名成倖致,志公终不是閒僧。
鱼雁音书少,关山梦寐遥。
对花思粉面,遇□□□□。
喜意鹊应报,归心马更骄。西风绰鞭?,飞□□□□。
饭罢令人唤小童,敢烦捉耳为开蒙。
芎茶不用焦汤点,纸被还将艳火烘。
醉欲伴眠当倩月,热求挥汗合邀风。
它时我建青油幕,廉汝封侯学卫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