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曲江六首(其四)

岭外山川最,天涯草木芬。

曾经五月狩,俱被一琴薰。

韶石静张乐,舜峰高出云。

真同适鲁见,何异在齐闻。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翻译

岭南的山水最为壮丽,天涯之地草木散发出芬芳。
曾在五月的狩猎中,都被音乐的氛围所熏陶。
韶石静静地演奏着乐曲,舜峰高耸入云霄。
如同在鲁国亲身体验,与在齐国听到的感受并无二致。

注释

岭外:指岭南地区。
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
草木芬:草木散发出的香气。
五月狩:五月时节的狩猎活动。
一琴薰:琴声带来的熏陶。
韶石:古代地名,以其美石闻名,此处代指美妙的音乐。
舜峰:传说中的高山,可能象征高尚的道德或精神。
适鲁:前往鲁国,古代孔子曾游历鲁国。
齐闻:在齐国听到的事情。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山川美景和表达诗人情感的五言绝句。开篇“岭外山川最,天涯草木芬”两句,以宏伟的画面展现了壮丽的自然风光,“岭外”指的是山岭之外的地方,这里的“最”字表明这里的景色是最美好的;“天涯”则描绘了一种边际无限的境界,草木在微风中散发出淡淡的芬芳。

接着,“曾经五月狩,俱被一琴薰”两句,诗人通过对过去狩猎活动的回忆,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对音乐的热爱。这里的“五月”是时间背景,狩猎本身是一种武士之举,但在这首诗中,它更多地带有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活情趣;而“俱被一琴薰”则表现出诗人对音乐的喜爱与沉醉,一如既往的情感表达方式。

再下来,“韶石静张乐,舜峰高出云”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环境和壮观的景象。这里的“韶石”是古代音乐用的一种石制打击乐器,而“静张乐”则表明在这宁静的山川间,有着悠扬的乐声;“舜峰高出云”则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峰凌空之景,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

最后,“真同适鲁见,何异在齐闻”两句,将诗人的情感与古代圣哲孔子、鲁国相联系。这里“真同”表明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真切体验;“适鲁见”则是说诗人如同孔子一般,在这里领悟到生命和宇宙的真谛;而“何异在齐闻”则表达了诗人认为不论是在齐国还是在此地,感受到的都是相同的人生哲理和美好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情感体验,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境界。

收录诗词(359)

朱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欲)。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欲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 号:潜山居士
  • 籍贯:省事老
  • 生卒年:1097—1167

相关古诗词

初到曲江六首(其三)

灯火光元夕,歌呼亦尽欢。

欣闻雪霏白,愁失荔垂丹。

老酒莲花曲,甜鱼藿叶槃。

万金书若到,便可解忧端。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初到曲江六首(其二)

昭代人无弃,遐方住亦堪。

司分大火舍,官作世南男。

守拙休心匠,忘忧纵手谈。

平生不喜闹,所欠一茅庵。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初到曲江六首(其一)

度岭三百里,携家五六人。

卜居依古寺,爱日向初春。

时有逃虚喜,端无去客嗔。

团栾何所作,不寐守庚申。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告春亭(其一)

一丈宽锄地,三重密盖茅。

分封鸥鹭境,拾翠芰荷坳。

正尔宾中主,居然国外郊。

老来俱倒置,营圃不营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肴]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