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龙跳虎卧王右军,蚕头隼尾始逼真。
不恨臣无二人法,但恨二人不似臣。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石的作品,名为《试严志行笔》。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到的见解。
“龙跳虎卧王右军”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唐代书法家王羲之(字右军)的崇拜与赞赏。王羲之的书法作品被誉为如龙如虎,充满力量和生机,显示出其笔力雄健、气势磅磅。
“蚕头隼尾始逼真”则是对王右军书风的一种形象描述。“蚕头”指的是书法中线条的起始部分,如同蚕虫的头部,圆润而有力;“隼尾”比喻线条的收笔部分,如同鸟儿的尾巴,轻盈而有致。诗人认为,只有达到这样的水平,才能算是真正模仿到了王右军的书法风格。
接下来的两句“不恨臣无二人法,但恨二人不似臣”则流露出诗人的自信和对书法艺术追求卓越的态度。他并不羡慕别人拥有某种特定的书法技巧,而是希望自己能够在书法上有所成就,成为他人效仿的对象。
整首诗既展现了李石作为一名书法爱好者对前代大师王右军的崇敬,也反映出其个人的艺术追求和自信心。通过这短短几句,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在书法实践中的深厚功力与独到见解。
不详
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南衙柔软北萦纡,霜碧霜青各立株。
但得东皇均一笑,黄梅吹蜡白吹酥。
通涂合西南,达人戒同异。
二鱼各自鱼,是鱼岂有二。
阔处海茫茫,波涛适相戏。
笑我湖上亭,鳞鬣纷族类。
情知我非鱼,此意鱼或是。
欣然得所适,相见不相遇。
鱼行我无心,我得鱼亦遂。
藻荇披秋光,水与天妩媚。
明月贴湖心,照见鱼不寐。
我琴无杀声,螗螂勿余忌。
江草半黄落,江雨催授衣。
衣中有断线,客子秋念归。
夜榻近虚檐,独卧玉蟾冷。
梧桐气先夺,端不碍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