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答陈传朋(其二)

别来如一日,话著又三冬。

信断悲鳞羽,情亲忆駏蛩。

非君诗律妙,奈我客愁浓。

叹息青云器,谁能识仲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分别以来就像一天没变,交谈起来仿佛又过了三个冬季。
书信中断如同悲伤的鱼雁,情感亲近让我思念起骏马和蟋蟀的鸣叫。
并非你的诗歌格律巧妙,而是我的客居愁绪太深重。
感叹你的才华如同青云之才,又有谁能真正理解你,仲容啊。

注释

别来:自从分别。
如一日:像一天一样。
话著:交谈着。
又三冬:好像过了三个冬天。
信断:书信中断。
悲鳞羽:悲伤的鱼雁(比喻书信)。
情亲:情感亲近。
忆駏蛩:思念骏马和蟋蟀(借代思乡之情)。
非君:不是因为你的。
诗律妙:诗歌格律精妙。
奈我:却让我。
客愁浓:客居愁绪深重。
叹息:感叹。
青云器:青云之才(形容人才华出众)。
识:理解。
仲容:你的名字,可能是诗人自指或对方的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所作,名为《和答陈传朋(其二)》。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友情之美与对远方朋友的思念。

“别来如一日,话著又三冬。”这里,诗人通过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朋友分别后的怀念之情。一日之间,转眼已是三年过去,这种时光荏苒,给人的心灵带来了无法言说的孤独与悲凉。

“信断悲鳞羽,情亲忆駏蛩。”这两句诗语言精美,意境深远。信件中断,如同鸟儿折了翼;而对朋友的思念,就像对那停在古木上的駏蛩(一种昆虫)的怀想一样深刻。

“非君诗律妙,奈我客愁浓。”诗人赞美陈传朋的诗歌技艺高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作为旅途中的游子,对朋友诗篇的依恋和自己的忧愁积累。

最后,“叹息青云器,谁能识仲容。”诗人在感慨之余,不禁发出叹息。这里的“青云器”可能指的是心灵深处的那份纯净,或是指远方朋友的清白名声。而“谁能识仲容”,则是在询问,在这世上,有谁能够真正理解和认同他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整首诗通过对时光流逝、友情珍贵以及个人感慨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624)

孙应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答胡用之

浪喜功名少壮时,发今种种更奚为。

穷通信我心如铁,谤誉从渠口胜碑。

息驾便应追靖节,弄弦宁复待钟期。

烛湖孤屿烟波上,他日重过细说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答赵生师白见寄(其二)

田可躬耕溪可渔,此身属我不关渠。

养生谁学嵇中散,避谤吾非陆敬舆。

风月满怀高士传,江山到眼故人书。

相思千里无多恨,珍重清诗玉不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和答赵生师白见寄(其一)

休论吾昔与吾今,窗下婆娑有学林。

会意书非求甚解,无弦琴岂要知音。

是中截断谈天口,何处寻来立雪心。

永日春风莺百啭,幽人踵息正深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和甄云卿诗(其一)

旰食延英责太平,小臣忧国思茫冥。

千秋鉴在开元录,十渐书留贞观屏。

莫笑戆愚如汲黯,无宁龌龊似陶青。

何时再见东都会,万国衣冠拱帝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