畴昔与公同奉常,余为藉田公社令。
是时朔祭拜卿少,余已颜衰公秀莹。
斋房并公挥麈尾,议论风生真纚纚。
蜀珍数人皆在坐,尽说功名须逊子。
回头一梦十五春,公为使者余廛民。
薰风荷畔绿樽设,丹荔粲粲莲房新。
语间切切忧民瘼,阴功亟欲苏全闽。
出经入传知言要,湘西绝学今谁绍。
我老西河欠鞭策,此事须公正英妙。
前年重九日,黄衣携御椠。
抗牍回天聪,批鳞蒙帝念。
虽惭献六箴,犹许疏十渐。
去年重九日,石鼓偿愿欠。
菊丛对佳客,萸觞倾旧酽。
一时啸咏狂,万丈词华艳。
今年重九日,龟息静中验。
亭前寒叶落,楼外晴波敛。
故人何殷勤,清樽持潋滟。
思君甲辰疏,拟昔尚方剑。
士锋皆辟易,忠舌为饫餍。
回首今七秋,日月光同掞。
知暂陆浑游,难久承明压。
老我思荷锄,一壑柴桑占。
于穆素王,天纵将圣。小用于鲁,振挈纲领。
莱兵面却,齐人退听。三都隳奸,两观锄佞。
市无饰贾,朝无乱政。少壮悉逊,道涂不竞。
曲阜大治,诸侯交儆。女乐间之,可以出迸。
俟膰不至,于卫之境。留不暖席,去复俄顷。
几围于匡,幸释以宁。归主蘧瑗,耻居次乘。
彷徨过宋,流离在郑。魋恶习礼,木不留影。
立郭东门,累然谁省。在陈徘徊,弗授寸柄。
河水洋洋,不渡者命。蒲盟止兵,蔡惧设阱。
楚尼书社,彼哉谗胜。辙环靡归,不容何病。
十有四年,鲁复来聘。亦莫果用,六经是订。
易系礼编,诗删书定。私淑三千,弦歌雩咏。
维持太极,与天地并。贤于尧舜,功用之盛。
专飨南面,此感彼应。笾豆牲牢,庭燎辉映。
万有千载,垂于祀令。承祭儒绅,孰敢不敬。
何以事之,存心养性。
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立言劝学,荀卿氏子。
卿不如轲,醇乎醇矣。谓学无他,求其放心。
存则圣贤,舍则犊禽。差只毫发,隔踰丈寻。
必有事焉,所言何事。而勿正心,正亦何累。
勿忘勿助,持敬之意。于此习察,是之谓学。
于此而劝,其进罔觉。勉哉宗辰,说博守约。
天之苍苍,而在山中。大畜之象,验之于躬。
六尺之微,万善毕丛。往行前言,浩浩无穷。
一以贯之,何所不容。两间非大,此之谓弘。
牝马之贞,行地无疆。古往今来,其道有常。
是以资生,至哉化光。君子体之,六二直方。
直内方外,何用不臧。守此之毅,贲育非刚。
泗亭之参,以此任道。繇轲而后,孰其深造。
濂洛儒先,知德之奥。非苟知之,亦免允蹈。
兴夫请书,朝夕戴抱。懋哉懋哉,至于华皓。
英英吾宗,神骏之姿。笔有天巧,自铸伟词。
抱负不凡,植立甚奇。爰初筮仕,即不诡随。
笑世滔滔,相与磷缁。过予告别,凛然自期。
耻逐京尘,愿易丛祠。莱衣奉亲,乐道忘饥。
予惟上饶,渊源未衰。玉山文献,考亭所推。
章涧二泉,名论清规。迩来后生,古为似之。
仁亲友兄,径坂是师。子归取友,伯埙仲篪。
咫尺柯山,考德订疑。他日成就,麟祥凤仪。
建水怀襄,孔殿岿然。文未坠地,道昭于天。
轮奂鼎新,丁奠揭虔。肃肃冠佩,粲粲豆笾。
惟圣立范,载籍具传。浑浑噩噩,书教百篇。
危微精一,纲领所先。诗六义教,风雅颂全。
曰思无邪,蔽以一言。易教精微,四德首元。
演六十四,母坤父乾。春秋事教,惟义与权。
行夏之时,独许颜渊。乐教导和,钟鼓管弦。
雷出地豫,乐之大原。礼教导中,三百三千。
其端辞逊,如始达泉。垂兹六教,何千万年。
眷惟此邦,儒哲比肩。厥有考亭,是绍涧瀍。
发挥六学,有功圣贤。守吏初献,与士周旋。
祀毕作颂,同志勉旃。
易之广大,无方无体。河图授羲,斯文天启。
爰画以象,是陈八物。演六十四,阖辟伸屈。
文系繇辞,二千爻旨。孔绝韦编,十翼备矣。
后来濂洛,发明几尽。万世学者,于此取信。
弘毅李君,以身体易。消长验气,吉凶考德。
方初学时,四载忘寐。感苍筤竹,至产于地。
盖三十年,然后成书。其语不费,其趣有馀。
予得其稿,日置书案。熟视厥履,为之三叹。
道无隐显,形上繇下。脩辞立诚,穷神知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