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雁峰

瘴雨过孱颜,危边有径盘。

壮堪扶寿岳,灵合置仙坛。

影北鸿声乱,青南客道难。

他年思隐遁,何处凭阑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暴雨过后山色更显清瘦,悬崖边的小路蜿蜒盘旋。
这里雄伟足以支撑起寿岳之美,灵气汇聚仿佛适宜建仙人祭坛。
北方的雁声在山影中纷乱,向南的旅途中山路艰难重重。
将来某日想要归隐时,不知哪里的栏杆可倚靠沉思。

注释

瘴雨:指南方湿热地区多见的、能致病的雨雾天气。
孱颜:形容山色清瘦、薄弱的样子。
危边:悬崖的边缘。
径盘:盘旋的小路。
壮堪:足够支撑,有能力承担。
寿岳:一般指传说中有神仙居住,能增寿的山岳。
灵合:适宜,适合。
仙坛:供奉仙人的祭坛或修炼之地。
影北:山影之北,指北方。
鸿声乱:大雁叫声嘈杂,这里形容雁阵飞过时的景象。
青南:青山之南,指南方。
客道难:旅途艰难。
他年:将来,以后的年岁。
隐遁:隐居,避世。
凭阑干:依靠着栏杆,常用来表达沉思或远望的姿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起首“瘴雨过孱颜”设定了一个萧瑟的秋季景象,给人以肃杀之感,但紧接着“危边有径盘”则显露出诗人对险峻之地也有着迷恋,这种对比生出了深意。下片“壮堪扶寿岳,灵合置仙坛”中,“壮堪”一词用来形容山势的雄伟,而“灵合置仙坛”则表明诗人对于超凡脱俗之境界有着向往。

“影北鸿声乱,青南客道难”两句透露出一种边塞孤寂与旅途艰辛的情怀。其中,“影北鸿声乱”可能是指秋高气爽时候,雁过连天,而声音遥远且紊乱,这不仅形容了自然景象,也隐喻着人事的隔绝和心灵的孤独。而“青南客道难”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表达了外出之艰辛与内心的渴望。

尾联“他年思隐遁,何处凭阑干”中,“他年”指的是过去的岁月,“思隐遁”表明诗人对那种生活有着深厚的情感,而“何处凭阑干”则是在寻觅这样一处可以心灵安放之地。这两句流露出一种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山川、云雾、鸟声等自然元素,抒发了诗人对于高洁独立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对远离尘世的渴望。语言简练而意蕴丰富,情感真挚,体现出诗人的个性和审美趣味。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红蔷薇花

晴日当楼晓香歇,锦带盘空欲成结。

莺声渐老柳飞时,狂风吹落猩猩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屑]韵

杂曲歌辞.行路难二首(其一)

行路难,君好看。

惊波不在黤黮间,小人心里藏崩湍。

七盘九折寒崷崒,翻车倒盖犹堪出。

未似是非唇舌危,闇中潜毁平人骨。

君不见楚灵均,千古沉冤湘水滨。

又不见李太白,一朝却作江南客。

形式: 乐府曲辞

西山叟

西山中,多狼虎,去岁伤儿复伤妇。

官家不问孤老身,还在前山山下住。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观李琼处士画海涛

巨鳌转侧长鳅翻,狂涛颠浪高漫漫。

李琼夺得造化本,都卢缩在秋毫端。

一挥一画皆筋骨,滉漾崩腾大鲸臬。

叶扑仙槎摆欲沉,下头应是骊龙窟。

昔年曾要涉蓬瀛,唯闻撼动珊瑚声。

今来正叹陆沉久,见君此画思前程。

千寻万派功难测,海门山小涛头白。

令人错认钱塘城,罗刹石底奔雷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