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秋(其一)

一望关河夕照孤,商声萧瑟起平芜。

汉畿四塞称天府,周室千年纪瑞符。

承露金茎凌缥缈,迎风琳观倚虚无。

悲歌感慨人何在,莫向时平说霸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此诗《感秋》(其一)由明代诗人梁有誉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中,关河孤影与自然景色交织的画面,同时融入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首句“一望关河夕照孤”,开篇即以广阔的视角,将读者带入一个苍茫的秋日黄昏之中,关河的轮廓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格外孤独,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寂寥的氛围。

“商声萧瑟起平芜”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秋意的肃杀。商声,古代五音之一,常与秋天的萧瑟相联系。平芜,指广阔无垠的草地,此处通过“萧瑟”的商声与“平芜”的景象结合,生动地描绘了秋风过后的荒凉景象。

“汉畿四塞称天府,周室千年纪瑞符”两句,诗人将目光转向历史,赞美了汉朝和周朝的盛世。汉畿,指汉朝的国都及其周边地区;四塞,形容地势险要,是国家的天然屏障;“天府”则比喻富饶之地。周室千年纪瑞符,则是赞扬周朝历经千年,国泰民安,象征着吉祥与繁荣。

“承露金茎凌缥缈,迎风琳观倚虚无”描绘了古代皇家建筑的壮丽景象。承露金茎,指皇宫中的装饰物,象征着皇家的尊贵与权力;琳观,可能是宫殿或庙宇的美称。这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古代帝王的奢华生活与宏伟气魄。

最后,“悲歌感慨人何在,莫向时平说霸图”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曾经的英雄豪杰已不在,霸业图谋也随时间流逝而消散。诗人提醒人们,不应再沉溺于过去的辉煌,而应面向现实,珍惜和平的当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历史和自然的独特感悟,既有对美好往昔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35)

梁有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秋(其二)

玉露团团凋紫兰,风尘空叹别离难。

美人挟瑟岁云暮,客子当歌月正寒。

塞北千金求騕袅,越南万里贡琅玕。

夔龙勋业还今日,搔首云天愧羽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感秋(其三)

江湖此日复何如,谩向天南赋卜居。

京国念归怀陆橘,乡园行乐想潘舆。

候虫声起灯花落,社燕巢空木叶疏。

一出碧山秋已晚,惭随时哲待公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感秋(其四)

碧纹冰簟正宜秋,卧看银河净欲流。

鳷鹊观前清露滴,卢龙塞下暮云稠。

临风长想苏门啸,多病徒怀杞国忧。

诸弟故园应北望,相思知上海边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感秋(其五)

佳节聊登郭隗台,长空澹澹鸟飞来。

客衣未授寒砧急,羽檄遥传暮角哀。

树色依微临睥睨,云光浮动近蓬莱。

可堪多难当摇落,却忆东篱菊又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