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感秋(其二)》由明代诗人梁有誉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凄凉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联“玉露团团凋紫兰,风尘空叹别离难”以“玉露”和“紫兰”的凋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衰败,而“风尘空叹别离难”则表达了诗人面对离别的无奈与哀伤。这里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来寄托情感,使得情感表达更加含蓄而深刻。
颔联“美人挟瑟岁云暮,客子当歌月正寒”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在岁末之时,美人弹奏瑟曲,而远方的旅人却只能对着寒冷的月光歌唱。这一对比不仅展现了不同人物在相同季节的不同境遇,也暗示了诗人自身孤独与寂寞的情感状态。
颈联“塞北千金求騕袅,越南万里贡琅玕”则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騕袅是古代名马,琅玕则是珍贵的竹子,这两句分别描述了北方与南方的进贡场景,既体现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与地域差异,也暗含了对权力与财富的讽刺。
尾联“夔龙勋业还今日,搔首云天愧羽翰”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功业无成的自责与对国家未来的忧虑。这里的“夔龙”象征着国家的栋梁之才,“搔首云天”则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与迷茫,“愧羽翰”则体现了诗人对自己未能为国效力的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历史典故和个人情感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离别、功业以及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