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书事寄谢三舍人

春秋楚国西偏境,陆羽茶经第一州。

紫箨青林长蔽日,绿丛红橘最宜秋。

道涂处险人多负,邑屋临江俗善泅。

腊市渔盐朝暂合,淫祠箫鼓岁无休。

风鸣烧入空城响,雨恶江崩断岸流。

月出行歌闻调笑,花开啼鸟乱钩辀。

黄牛峡口经新岁,白玉京中梦旧游。

曾是洛阳花下客,欲誇风物向君羞。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翻译

楚国西部边陲之地,陆羽茶经首提的州县。
紫色竹壳青翠林木遮天蔽日,绿叶丛中红橘最适秋季。
道路艰险行人多负重,江边城镇居民善水性。
腊月集市买卖渔盐短暂交汇,神祠箫鼓声常年不息。
风吹燃烧的火势在空城回荡,暴雨江水冲垮堤岸泛滥。
月夜出行歌声笑声交织,花开鸟鸣扰乱了笛音。
新年来到黄牛峡口,京城梦境重温旧游。
我曾是洛阳花下的游子,想夸美景却觉得羞愧。

注释

西偏境:西部边陲地区。
陆羽:唐朝著名茶学家。
紫箨:紫色的竹笋壳。
邑屋:城镇房屋。
腊市:农历十二月的市场。
淫祠:非官方认可的神祠。
风鸣烧:风吹燃烧的声音。
月出行歌:月夜出行时的歌声。
黄牛峡口:地名,长江上的重要关隘。
白玉京:传说中的仙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夷陵书事寄谢三舍人》,通过对楚国西境夷陵的描绘,展现了当地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首联点明夷陵地理位置,陆羽茶经中的名州,暗含其茶文化之盛。颔联描绘了山林间紫竹青翠、橘树红艳的秋景,显出季节之美。颈联则转写夷陵道路艰险与江边居民善于水性,生活习性独特。颔联至颈联通过对比,展现出夷陵的山水险峻与民俗活动。

接着,诗人描述了夷陵市场交易的繁忙和祭祀活动的常年不断,反映出当地生活的热闹与风俗。尾联以个人经历为背景,提及自己曾是洛阳花下的游子,如今在夷陵,面对眼前的风土人情,不禁感到羞愧,想要夸赞却反而显得谦逊,表达了对友人的敬意和对故地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景交融,既展示了夷陵的自然风光,又揭示了当地的生活特色,体现了欧阳修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观察力。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早赴府学释奠

羽籥兴东序,春秋纪上丁。

行祠汉丞相,学礼鲁诸生。

俎豆兼三代,樽罍奠两楹。

雾中槐市暗,日出杏坛明。

昔齿公卿胄,尝闻弦诵声。

何须向阙里,首善本西京。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朱家曲

行人傍衰柳,路向古河穷。

桑柘田畴美,渔商市井通。

薪歌晚入浦,舟子夜乘风。

旅舍孤烟外,天京王气中。

山川许国近,风俗楚乡同。

宿客鸡鸣起,驱车犹更东。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初冬归襄城弊居

日落原野晦,天寒闾市闲。

牛羊远陂去,鸟雀空檐间。

凭高植藜杖,旷目瞻前山。

垄麦风际绿,霜鸦村外还。

禾黍日已熟,杯酒聊开颜。

酣歌岁云暮,寂寞向柴关。

形式: 排律 押[删]韵

初至夷陵答苏子美见寄

三峡倚岧峣,同迁地最遥。

物华虽可爱,乡思独无聊。

江水流青嶂,猿声在碧霄。

野篁抽夏笋,丛橘长春条。

未腊梅先发,经霜叶不凋。

江云愁蔽日,山雾晦连朝。

斫谷争收漆,梯林斗摘椒。

巴賨船贾集,蛮市酒旗招。

时节同荆俗,民风载楚谣。

俚歌成调笑,摖鬼聚喧嚣。

得罪宜投裔,包羞分折腰。

光阴催晏岁,牢落惨惊飙。

白发新年出,朱颜异域销。

县楼朝见虎,官舍夜闻鸮。

寄信无秋雁,思归望斗杓。

须知千里梦,长绕洛川桥。

形式: 排律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