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归襄城弊居

日落原野晦,天寒闾市闲。

牛羊远陂去,鸟雀空檐间。

凭高植藜杖,旷目瞻前山。

垄麦风际绿,霜鸦村外还。

禾黍日已熟,杯酒聊开颜。

酣歌岁云暮,寂寞向柴关。

形式: 排律 押[删]韵

翻译

夕阳沉落在广阔的田野上,天色渐暗,城市街头显得冷清。
牛羊群远离山坡,鸟雀在空荡的屋檐间飞翔。
我倚杖登高,远望前方的山峦。
田间的麦穗在风中摇曳,呈现出绿色,寒鸦从村庄外飞回。
谷物已经成熟,暂且举杯,略表欢颜。
畅饮高歌,时光接近年终,心中充满寂寥,向着柴门归去。

注释

日落:傍晚的太阳。
原野:广阔的田野。
晦:昏暗。
天寒:天气寒冷。
闾市:街市。
闲:安静。
陂:山坡。
鸟雀:小鸟和麻雀。
空檐间:空荡的屋檐。
藜杖:藜木拐杖。
旷目:极目远眺。
前山:前方的山。
垄麦:田垄上的麦子。
风际绿:在风中变绿。
霜鸦:寒鸦。
村外还:从村庄外归来。
禾黍:泛指谷物。
熟:成熟。
聊开颜:暂且露出笑容。
酣歌:痛饮高歌。
岁云暮:一年将尽。
寂寞:孤独。
柴关:柴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冬时节诗人归乡的情景。首句"日落原野晦",写傍晚时分,田野暗淡下来,天色渐晚。"天寒闾市闲"则点出天气转冷,街市也显得格外宁静。"牛羊远陂去,鸟雀空檐间"进一步描绘乡村景象,牛羊归栏,鸟雀归巢,万物皆知时节变迁。

"凭高植藜杖"诗人登高倚杖,放眼望去,"旷目瞻前山",展现了他悠然自得的心情。"垄麦风际绿",虽然麦田被风吹过,但绿色依然可见,显示出丰收在望的希望。"霜鸦村外还",乌鸦归巢,更添一丝秋意。

"禾黍日已熟,杯酒聊开颜",诗人感叹庄稼成熟,借酒抒怀,暂且忘却生活的艰辛。"酣歌岁云暮",在年终岁尾,诗人放声歌唱,尽情欢愉。最后,"寂寞向柴关",表达了在归家途中,尽管孤独,但内心充满期待与满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冬乡村的宁静与丰收,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生活的感慨。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初至夷陵答苏子美见寄

三峡倚岧峣,同迁地最遥。

物华虽可爱,乡思独无聊。

江水流青嶂,猿声在碧霄。

野篁抽夏笋,丛橘长春条。

未腊梅先发,经霜叶不凋。

江云愁蔽日,山雾晦连朝。

斫谷争收漆,梯林斗摘椒。

巴賨船贾集,蛮市酒旗招。

时节同荆俗,民风载楚谣。

俚歌成调笑,摖鬼聚喧嚣。

得罪宜投裔,包羞分折腰。

光阴催晏岁,牢落惨惊飙。

白发新年出,朱颜异域销。

县楼朝见虎,官舍夜闻鸮。

寄信无秋雁,思归望斗杓。

须知千里梦,长绕洛川桥。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诏重修太学诗

汉诏崇儒术,虞庠讲帝猷。

丛楹新宝构,万杵逐欢讴。

照烂云甍丽,回环璧水流。

冠童仪盛鲁,蒿柱德同周。

舞翟弥文郁,横经盛礼脩。

微生听昕鼓,愿齿夏弦游。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咏雪

至日阳初复,丰年瑞遽臻。

飘飖初未积,散漫忽无垠。

万木青烟灭,千门白昼新。

往来冲更合,高下著何匀。

望好登长榭,平堪走画轮。

马寒毛缩猬,弓劲力添钧。

客醉看成眩,儿娇咀且颦。

虚堂明永夜,高阁照清晨。

树石诗翁对,川原猎骑陈。

冻狐迷旧穴,饥雀噪空囷。

此土偏宜稼,而予滥长人。

应须待和暖,载酒共行春。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定力院七叶木

伊洛多佳木,娑罗旧得名。

常于佛家见,宜在月宫生。

扣砌阴铺静,虚堂子落声。

夜风疑雨过,朝露炫霞明。

车马王都盛,楼台梵宇闳。

惟应静者乐,时听野禽鸣。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