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赴府学释奠

羽籥兴东序,春秋纪上丁。

行祠汉丞相,学礼鲁诸生。

俎豆兼三代,樽罍奠两楹。

雾中槐市暗,日出杏坛明。

昔齿公卿胄,尝闻弦诵声。

何须向阙里,首善本西京。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早赴府学释奠》,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教育的敬仰和对儒家经典的尊崇。首句“羽籥兴东序”描绘了秋季开学的场景,羽籥象征着礼仪的开始,东序则指学校。接下来,“春秋纪上丁”点明了祭典的时间,遵循古代历法。

“行祠汉丞相”表达了对汉代丞相的祭祀,暗示对贤能官员的敬仰和对儒家道德的崇尚。“学礼鲁诸生”则提及在鲁国孔子故里的礼学传统,体现了对儒家学问的传承。“俎豆兼三代”进一步强调了对古代文明的尊重,俎豆是祭祀器具,代表了对先圣先贤的祭祀。

“樽罍奠两楹”描绘了祭奠仪式的庄重,樽罍是酒器,两楹则是祭台两侧,展现出祭典的规模和氛围。“雾中槐市暗,日出杏坛明”通过自然景象烘托出清晨的肃穆与神圣,槐市象征着学府,杏坛则是孔子讲学的地方,寓意教育的光明。

“昔齿公卿胄,尝闻弦诵声”回忆起昔日公卿子弟在这里聆听教诲,弦诵之声回荡,体现了教育对于培养人才的重要性。“何须向阙里,首善本西京”表达了不必远赴孔门(阙里),京城本身就是儒家文化的中心,首善之地。

整首诗以典雅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教育的向往和对儒家文化的深深敬意,同时也寓含了对当下教育的期许。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朱家曲

行人傍衰柳,路向古河穷。

桑柘田畴美,渔商市井通。

薪歌晚入浦,舟子夜乘风。

旅舍孤烟外,天京王气中。

山川许国近,风俗楚乡同。

宿客鸡鸣起,驱车犹更东。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初冬归襄城弊居

日落原野晦,天寒闾市闲。

牛羊远陂去,鸟雀空檐间。

凭高植藜杖,旷目瞻前山。

垄麦风际绿,霜鸦村外还。

禾黍日已熟,杯酒聊开颜。

酣歌岁云暮,寂寞向柴关。

形式: 排律 押[删]韵

初至夷陵答苏子美见寄

三峡倚岧峣,同迁地最遥。

物华虽可爱,乡思独无聊。

江水流青嶂,猿声在碧霄。

野篁抽夏笋,丛橘长春条。

未腊梅先发,经霜叶不凋。

江云愁蔽日,山雾晦连朝。

斫谷争收漆,梯林斗摘椒。

巴賨船贾集,蛮市酒旗招。

时节同荆俗,民风载楚谣。

俚歌成调笑,摖鬼聚喧嚣。

得罪宜投裔,包羞分折腰。

光阴催晏岁,牢落惨惊飙。

白发新年出,朱颜异域销。

县楼朝见虎,官舍夜闻鸮。

寄信无秋雁,思归望斗杓。

须知千里梦,长绕洛川桥。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诏重修太学诗

汉诏崇儒术,虞庠讲帝猷。

丛楹新宝构,万杵逐欢讴。

照烂云甍丽,回环璧水流。

冠童仪盛鲁,蒿柱德同周。

舞翟弥文郁,横经盛礼脩。

微生听昕鼓,愿齿夏弦游。

形式: 排律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