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杂诗》是明代诗人李玮所作,通过对比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选择与命运,表达了对人生价值和追求的深刻思考。
首句“辞聘隐北郭,卜居由东邻”描绘了诗人选择远离官场,隐居于北郊的生活状态,与世无争,自由自在。接着“杯酒自满腹,一枝亦安身”进一步强调了诗人满足于简朴生活,不以物质丰富为追求,而是心灵的宁静与满足。
“如何穷巷士,计作蠖求伸”则通过对比,指出那些在狭窄环境中挣扎求生的人们,他们的生存策略往往显得无奈且被动。接下来的“游说南之楚,上书西入秦”描述了这些人为了改变现状,不惜四处奔波,甚至不惜远赴他乡,寻求机会。
“百鍊始成器,一碎辄为尘”运用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在社会的磨砺中,有的人能够坚韧不拔,最终成就一番事业;而有的人则可能因为一次失败或挫折,就彻底陨落。这反映了人生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
“性分天固定,声利害所因”强调了个人性格与命运的不可改变性,以及外界环境对个人追求的影响。诗人认为,人的本性和追求受到先天条件和后天环境的双重影响。
最后,“可逃斗文富,莫逐扬雄贫”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反思与态度。他认为,逃避竞争和追求财富并非解决问题之道,而应坚守自己的价值观,避免盲目追逐名利带来的痛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不同人生选择的对比,探讨了个人命运、价值追求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保持自我、坚持原则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