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归棹

清凉秋半半阴天,湖上烟波正渺然。

芳草似帆行罨岸,青山如画走随船。

夕阳烟尽霞争赤,江月云开夜独圆。

多少繁华乱离歇,水门零落莫山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西塘归棹》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江南水乡画卷。诗中以“清凉秋半半阴天”起笔,点明了季节与天气,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氛围。接着,“湖上烟波正渺然”一句,通过烟波浩渺的湖面,展现出一种辽阔深远的景象,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芳草似帆行罨岸,青山如画走随船”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岸边的芳草比作行进中的帆,将青山比作随船移动的画卷,生动地展现了船只在湖面上航行时所见的美景,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悠然。

“夕阳烟尽霞争赤,江月云开夜独圆”则进一步描绘了日落与月升的自然景观,夕阳的余晖与晚霞的红色相互争艳,夜晚的江月在云开之后显得格外明亮,形成鲜明对比,赋予画面以动态美和时间感。

最后,“多少繁华乱离歇,水门零落莫山前”两句,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过往繁华与离别之痛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水门的零落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而“莫山前”的反问,则是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与哀叹。

整体而言,《西塘归棹》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越表面现象的审美体验,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5)

钱龙惕(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湘灵侄见示十月杂感,依韵和答(其一)

年华已是劫灰残,欲觅逃名七里滩。

谁篡鸿飞高冥冥,休歌牛角夜漫漫。

骑驴自称襄阳帽,漉酒长欹栗里冠。

千树芦花数行雁,天涯寒月许同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湘灵侄见示十月杂感,依韵和答(其二)

仲容高旷有闲身,曳耒分明已绝尘。

一月别来将小雪,八篇传到尽阳春。

烟波西塞摇双桨,风雨桐江挂一伦。

我亦途穷须恸哭,竹林携手敢逡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湖上晚归

肠断湖山列画屏,断桥残日半湖明。

逋仙祠畔销残暑,鄂国坟边恨晚程。

娅姹佳人红芰湿,风标公子白鸥轻。

篮舆渐逐高峰远,惆怅银钩月乍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悲秋(其一)

蓬沙千里莫云平,望帝魂游白帝城。

金爵风烟天地恨,玉衣霜露古今情。

伶官压笛悲啼竹,宫女吹箫忆荐樱。

不道兴衰竟如是,离离禾黍泪纵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