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灵侄见示十月杂感,依韵和答(其一)

年华已是劫灰残,欲觅逃名七里滩。

谁篡鸿飞高冥冥,休歌牛角夜漫漫。

骑驴自称襄阳帽,漉酒长欹栗里冠。

千树芦花数行雁,天涯寒月许同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岁月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年华已是劫灰残”以“劫灰”比喻历经沧桑后的岁月痕迹,表达了时间无情、人生易老的主题。接着,“欲觅逃名七里滩”,借用古代诗人严光(字子陵)隐居七里滩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渴望逃避尘世喧嚣、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

“谁篡鸿飞高冥冥”一句,通过“鸿飞”象征高远的理想与自由,暗含对现实社会中某些不公现象的批判。“休歌牛角夜漫漫”则以牛角夜歌的典故,表达对无尽黑夜中寻求光明与希望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无力感。

“骑驴自称襄阳帽,漉酒长欹栗里冠”两句,运用了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通过“襄阳帽”、“栗里冠”的形象描绘,展现了诗人理想中的闲适生活状态。

最后,“千树芦花数行雁,天涯寒月许同看”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芦花飘扬、大雁南飞、寒月映照,构成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对心灵深处那份宁静与和谐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5)

钱龙惕(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湘灵侄见示十月杂感,依韵和答(其二)

仲容高旷有闲身,曳耒分明已绝尘。

一月别来将小雪,八篇传到尽阳春。

烟波西塞摇双桨,风雨桐江挂一伦。

我亦途穷须恸哭,竹林携手敢逡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湖上晚归

肠断湖山列画屏,断桥残日半湖明。

逋仙祠畔销残暑,鄂国坟边恨晚程。

娅姹佳人红芰湿,风标公子白鸥轻。

篮舆渐逐高峰远,惆怅银钩月乍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悲秋(其一)

蓬沙千里莫云平,望帝魂游白帝城。

金爵风烟天地恨,玉衣霜露古今情。

伶官压笛悲啼竹,宫女吹箫忆荐樱。

不道兴衰竟如是,离离禾黍泪纵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悲秋(其二)

素衣凝望化缁尘,举目新亭一怆神。

秋燕去同秦逐客,寒花孤似楚遗民。

唾壶击破留芒履,如意敲残剩角巾。

休向长安更西笑,菰芦愁老过江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