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悲秋》(其一)由清代诗人钱曾所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深沉的历史感慨和对人事兴衰的哀叹。
首联“蓬沙千里莫云平,望帝魂游白帝城”,以广阔的蓬蒿沙地与连绵的云雾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苍茫辽远的意境。望帝的灵魂在白帝城游荡,暗含历史人物的悲剧命运,以及对逝去时光的追忆。
颔联“金爵风烟天地恨,玉衣霜露古今情”,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金爵代表尊贵与辉煌,却在风烟中化为恨意;玉衣象征着永恒与纯洁,却在霜露中透露出岁月的沧桑。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对历史变迁、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
颈联“伶官压笛悲啼竹,宫女吹箫忆荐樱”,通过伶官和宫女的形象,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哀愁与怀念。伶官用笛声表达内心的悲痛,宫女则吹箫回忆往昔的美好,这些细节生动地刻画了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脆弱与无奈。
尾联“不道兴衰竟如是,离离禾黍泪纵横”,总结全诗,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无奈与感慨。禾黍象征着人间的生计与劳作,泪纵横则表现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苦短的深深悲叹。整首诗在描绘自然与历史的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过往的深情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