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晴

天街十二正春阳,小草离离雨后香。

吹彻瑶笙人更寂,桃花洞里日初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晴之日,春阳照耀下的京城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的清新与生机。

“天街十二正春阳”,开篇即点明时节与地点,京城的大道在春阳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明亮和充满活力。“十二”可能是指街道的长度或宽度,暗示了京城的繁华与广阔。春阳不仅照亮了道路,也温暖了大地,预示着万物复苏的季节已经到来。

“小草离离雨后香”,紧随其后,诗人通过“小草离离”描绘了雨后草地的茂盛景象,而“雨后香”则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清新与香气融入其中,让人仿佛能闻到湿润泥土与青草混合的独特气息,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勃勃。

“吹彻瑶笙人更寂”,这一句转而描写了一种静谧的氛围。瑶笙,古代的一种乐器,常用于宫廷雅乐或祭祀仪式中,象征着高雅与祥和。在这样的春日里,瑶笙的悠扬旋律似乎穿透了空气,却并未带来喧嚣,反而营造出一种更加宁静的环境,让人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与放松。

“桃花洞里日初长”,最后一句将视角转向了桃花盛开的洞穴,暗示着春天的深入。桃花洞,可能是想象中的隐秘之地,或是某种特定的景观,它与前文的春阳、小草、瑶笙相呼应,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日初长,意味着春天的白昼逐渐变长,万物生长的季节已经到来,给人以希望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初晴之日京城的美丽景象,以及春天带来的生机与希望。

收录诗词(4)

周思得(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垤鹳

垤鹳何翩翩,颇与鹤同类。

秦人罗致之,怜爱无不至。

固无警露姿,实有乘轩贵。

羽毛已鲜泽,习性亦骄恣。

秦人既鹤呼,鹳亦鹤自谓。

忽逢浮丘伯,借之乘谒帝。

长鸣玉陛前,帝怪鹳音异。

敕令击杀之,下充膳夫馈。

浮丘报秦人,秦人方自愧。

为诫畜禽家,畜禽辩真伪。

形式: 古风

秋夕病中

夕云敛中天,月出万象正。

九野声影消,平湖湛寒镜。

惊风着露草,栖萤光不定。

感新喟时物,金气飒已应。

扶羸捲前幔,销肌怯虚静。

忧来复就枕,萧条发孤咏。

形式: 古风

题风雪归庄图

北风号枯林,寒云没西岭。

归翁雪满笠,欲渡愁日暝。

孤舟断矶下,惊浪无时静。

遂令世外人,感此画中景。

形式: 古风

待月轩为式藏主作

月出青松林,照我松下户。

床前光未满,裴回更延伫。

莲漏下初更,绿烟散东坞。

浩歌步中庭,衣露湿如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