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慢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

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

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恁么。

悔当初、不把雕鞍锁。

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

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

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形式: 词牌: 定风波慢

翻译

自从春天来临,满眼都是惨淡的绿色和愁苦的红色花朵,心中之事令人困扰。
太阳升高,鸟儿穿过柳枝,她还躺在香气四溢的被窝中不愿起床。
春日温暖融化了酥软,肌肤如腻云般慵懒,整天都提不起精神梳妆打扮。
无奈啊,他薄情寡义,音信全无。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轻易离开。
后悔当初没有紧紧抓住马鞍,不再四处游荡。
如今只能在窗前,用蛮地的纸笔,象牙做的笔管,困在书房里写诗。
她总是陪伴在我身边,我们一起做针线活,共度时光。
这样可以避免青春虚度,浪费美好的光阴。

注释

惨绿:形容颜色暗淡。
愁红:形容花色凄凉。
芳心:女子的心意。
可可:形容犹豫不决。
莺穿柳带:莺鸟穿过柳条。
香衾:香气扑鼻的被子。
腻云亸:形容肌肤娇嫩无力。
厌厌:疲倦的样子。
雕鞍:华丽的马鞍,象征外出。
鸡窗:书房,代指读书生活。
蛮笺象管:粗糙的纸张和象牙笔,暗示生活的朴素。
拘束:限制,束缚。
针线闲拈:做针线活,打发时间。
光阴虚过:虚度光阴。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景色中女子的孤独与哀怨之情。"自春来、惨绿愁红",以凄清的绿色和凋零的红色象征着春光中的离别之苦。"芳心是事可可",女子的心事如春花般复杂,难以言表。

"日上花梢,莺穿柳带",描绘出明媚的春日景象,然而词人笔锋一转,写女子慵懒地躺在香被中,不愿起身,"暖酥消,腻云亸",形象地写出她的慵懒和对爱人的思念。她整天无精打采,连梳妆打扮也提不起兴致。

"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表达了对远行爱人无情离去的怨恨,以及期盼音信无果的无奈。如果早知如此,她后悔当初没有留住他,"悔当初、不把雕鞍锁"。

在词人想象中,女子宁愿留在家中,陪伴他的只有"蛮笺象管",暗示着单调的生活和对知识的追求。她希望与爱人长相厮守,"镇相随,莫抛躲",以免青春虚度。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女子因爱情失落而产生的深深哀愁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柳永的词风婉约缠绵,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宋词的魅力。

收录诗词(218)

柳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原名三变,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雨霖铃》《八声甘州》

  • 字:景庄
  • 籍贯:崇安(今福建武夷山)
  • 生卒年:约987年—约1053年

相关古诗词

征部乐

雅欢幽会,良辰可惜虚抛掷。每追念、狂踪旧迹。长只恁、愁闷朝夕。凭谁去、花衢觅。细说此中端的。道向我、转觉厌厌,役梦劳魂苦相忆。

须知最有,风前月下,心事始终难得。但愿我、虫虫心下,把人看待,长以初相识。况渐逢春色。便是有、举场消息。待这回、好好怜伊,更不轻离拆。

形式: 词牌: 征部乐

河传(其一)

翠深红浅。愁娥黛蹙,娇波刀剪。

奇容妙妓,争逞舞裀歌扇。妆光生粉面。

坐中醉客风流惯。尊前见。特地惊狂眼。

不似少年时节,千金争选。相逢何太晚。

形式: 词牌: 河传

法曲献仙音

追想秦楼心事,当年便约,于飞比翼。

每恨临歧处,正携手、翻成云雨离拆。

念倚玉偎香,前事顿轻掷。惯怜惜。

饶心性,镇厌厌多病,柳腰花态娇无力。

早是乍清减,别后忍教愁寂。

记取盟言,少孜煎、剩好将息。

遇佳景、临风对月,事须时恁相忆。

形式: 词牌: 法曲献仙音

轮台子

雾敛澄江,烟消蓝光碧。

彤霞衬遥天,掩映断续,半空残月。

孤村望处人寂寞,闻钓叟、甚处一声羌笛。

九疑山畔才雨过,斑竹作、血痕添色。感行客。

翻思故国,恨因循阻隔。路久沈消息。

正老松枯柏情如织。闻野猿啼,愁听得。

见钓舟初出,芙蓉渡头,鸳鸯滩侧。

干名利禄终无益。念岁岁间阻,迢迢紫陌。

翠蛾娇艳,从别后经今,花开柳拆伤魂魄。

利名牵役。又争忍、把光景抛掷。

形式: 词牌: 轮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