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传(其一)

翠深红浅。愁娥黛蹙,娇波刀剪。

奇容妙妓,争逞舞裀歌扇。妆光生粉面。

坐中醉客风流惯。尊前见。特地惊狂眼。

不似少年时节,千金争选。相逢何太晚。

形式: 词牌: 河传

翻译

绿色浓郁,红色淡雅。眉头紧锁,眼波如刀割般流转。
美貌的舞妓们竞相展现舞姿和歌声。她们的妆容在脸上闪闪发光。
宴席上的酒鬼们风流成性,见到这样的美景眼睛都发直。
不像年轻时,千金难求的佳人。如今相遇为何如此之晚。

注释

翠:绿色。
深:浓郁。
红:红色。
浅:淡雅。
愁:忧愁。
娥:美女。
黛:青黑色(眉毛)。
蹙:皱眉。
娇波:妩媚的眼波。
刀剪:形容眼波锐利。
奇容:奇特的容貌。
妙妓:出色的舞妓。
逞:展示。
舞裀:舞裙。
歌扇:歌舞道具。
妆光:妆容的光彩。
生:显现。
粉面:白皙的脸庞。
醉客:喝醉的人。
风流惯:习惯于风流之事。
尊前:酒杯前。
惊狂眼:被惊艳得眼花缭乱。
少年时节:年轻的时候。
千金争选:千金难求的佳人。
相逢:相遇。
何太晚:为何如此之晚。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歌舞场景。"翠深红浅"四字,以鲜明的色彩对比,展现出女子们身着翠绿与浅红衣裳的艳丽。"愁娥黛蹙,娇波刀剪"运用比喻,形容女子们眉头微蹙,眼神如剪裁般细腻动人,暗示她们内心的微妙情感。

"奇容妙妓,争逞舞裀歌扇"进一步描绘了妓女们的才情和美貌,她们在宴席上尽情舞蹈,挥动着扇子,展示着各自的风采。"妆光生粉面"则细致描绘了她们精致的妆容,如同白粉般细腻照人。

"坐中醉客风流惯"点出宴会上的氛围,醉客们对美色早已习以为常,但词中的主角却对他们产生了特别的吸引力,"尊前见。特地惊狂眼",表达了他被眼前女子的美丽所震撼,甚至有些失态。

最后两句"不似少年时节,千金争选"感叹时光流逝,曾经的青春年华和繁华争夺已不再,而今与佳人相遇又显得过于迟来,"相逢何太晚"流露出词人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惋惜和对眼前缘分的感慨。

整体来看,柳永的这首《河传》以其细腻的笔触,生动展现了古代宴席上的歌舞场面,以及词人对往昔繁华和当下际遇的深深感慨。

收录诗词(218)

柳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原名三变,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雨霖铃》《八声甘州》

  • 字:景庄
  • 籍贯:崇安(今福建武夷山)
  • 生卒年:约987年—约1053年

相关古诗词

法曲献仙音

追想秦楼心事,当年便约,于飞比翼。

每恨临歧处,正携手、翻成云雨离拆。

念倚玉偎香,前事顿轻掷。惯怜惜。

饶心性,镇厌厌多病,柳腰花态娇无力。

早是乍清减,别后忍教愁寂。

记取盟言,少孜煎、剩好将息。

遇佳景、临风对月,事须时恁相忆。

形式: 词牌: 法曲献仙音

轮台子

雾敛澄江,烟消蓝光碧。

彤霞衬遥天,掩映断续,半空残月。

孤村望处人寂寞,闻钓叟、甚处一声羌笛。

九疑山畔才雨过,斑竹作、血痕添色。感行客。

翻思故国,恨因循阻隔。路久沈消息。

正老松枯柏情如织。闻野猿啼,愁听得。

见钓舟初出,芙蓉渡头,鸳鸯滩侧。

干名利禄终无益。念岁岁间阻,迢迢紫陌。

翠蛾娇艳,从别后经今,花开柳拆伤魂魄。

利名牵役。又争忍、把光景抛掷。

形式: 词牌: 轮台子

轮台子

一枕清宵好梦,可惜被、邻鸡唤觉。

匆匆策马登途,满目淡烟衰草。

前驱风触鸣珂,过霜林、渐觉惊栖鸟。

冒征尘远况,自古凄凉长安道。

行行又历孤村,楚天阔、望中未晓。

念劳生,惜芳年壮岁,离多欢少。

叹断梗难停,暮云渐杳。但黯黯魂消,寸肠凭谁表。

恁驱驱、何时是了。又争似、却返瑶京,重买千金笑。

形式: 词牌: 轮台子

采莲令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西征客、此时情苦。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贪行色、岂知离绪,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形式: 词牌: 采莲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