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曲献仙音

追想秦楼心事,当年便约,于飞比翼。

每恨临歧处,正携手、翻成云雨离拆。

念倚玉偎香,前事顿轻掷。惯怜惜。

饶心性,镇厌厌多病,柳腰花态娇无力。

早是乍清减,别后忍教愁寂。

记取盟言,少孜煎、剩好将息。

遇佳景、临风对月,事须时恁相忆。

形式: 词牌: 法曲献仙音

翻译

回忆起秦楼中的往事,那时我们曾约定,像比翼双飞的鸟儿一样永不分离。
每次分别在路口,手牵手的瞬间却变成了诀别的风雨。
想起你靠在我怀中,那些甜蜜都已抛诸脑后。我总是心疼你的柔弱。
尽管你性格温柔,但常常体弱多病,柳腰花颜显得娇弱无力。
你已经日渐消瘦,分别后我怎能忍受这孤独与寂寞。
记住我们的誓言,要少些忧愁,多些休息,照顾好自己。
每当遇到美景,面对清风明月,一定要记得常常想念我。

注释

秦楼:古代宫殿或富人家中的楼阁。
比翼:比喻夫妻恩爱如鸟儿并肩飞翔。
临歧:岔路口,象征分别。
云雨离拆:指夫妻分离如同风雨中的离别。
倚玉偎香:形容女子依偎在男子身边。
前事:过去的美好时光。
心性:性格。
厌厌:形容病态或疲倦。
柳腰花态:形容女子身姿娇美。
乍清减:突然消瘦。
教愁寂:使人心生愁苦和寂寞。
盟言:誓言。
少孜煎:减少忧虑。
将息:调养身体。
佳景:美好的景色。
事须:应当。
恁:如此,这样。

鉴赏

这首词以"追想秦楼心事"起笔,描绘了一段深情的回忆。作者想象自己与心上人在秦楼共许盟约,誓言如比翼双飞。然而,分别之际的无奈和离别后的痛苦,使得这段美好的约定化为乌有,如同云雨分离般短暂而无情。

"念倚玉偎香,前事顿轻掷"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当下失落的感慨,昔日的亲密瞬间仿佛被轻易抛诸脑后。接下来,词人描述了对方的柔情与娇弱,即使身患疾病,依然楚楚动人,令人怜惜。

"早是乍清减,别后忍教愁寂"进一步渲染了离别后的孤独和哀愁,词人难以忍受这份寂静和思念。他提醒自己要记住当初的誓言,珍惜身体,尽量调整心情,期待在未来的美好时光中,能与对方一同分享,共同回忆那些临风对月的佳景。

整首词情感深沉,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流露,展现了作者对往昔恋情的深深怀念和对重逢的期盼,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

收录诗词(218)

柳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原名三变,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雨霖铃》《八声甘州》

  • 字:景庄
  • 籍贯:崇安(今福建武夷山)
  • 生卒年:约987年—约1053年

相关古诗词

轮台子

雾敛澄江,烟消蓝光碧。

彤霞衬遥天,掩映断续,半空残月。

孤村望处人寂寞,闻钓叟、甚处一声羌笛。

九疑山畔才雨过,斑竹作、血痕添色。感行客。

翻思故国,恨因循阻隔。路久沈消息。

正老松枯柏情如织。闻野猿啼,愁听得。

见钓舟初出,芙蓉渡头,鸳鸯滩侧。

干名利禄终无益。念岁岁间阻,迢迢紫陌。

翠蛾娇艳,从别后经今,花开柳拆伤魂魄。

利名牵役。又争忍、把光景抛掷。

形式: 词牌: 轮台子

轮台子

一枕清宵好梦,可惜被、邻鸡唤觉。

匆匆策马登途,满目淡烟衰草。

前驱风触鸣珂,过霜林、渐觉惊栖鸟。

冒征尘远况,自古凄凉长安道。

行行又历孤村,楚天阔、望中未晓。

念劳生,惜芳年壮岁,离多欢少。

叹断梗难停,暮云渐杳。但黯黯魂消,寸肠凭谁表。

恁驱驱、何时是了。又争似、却返瑶京,重买千金笑。

形式: 词牌: 轮台子

采莲令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西征客、此时情苦。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贪行色、岂知离绪,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形式: 词牌: 采莲令

金蕉叶

厌厌夜饮平阳第。添银烛、旋呼佳丽。巧笑难禁,艳歌无间声相继。准拟幕天席地。

金蕉叶泛金波齐,未更阑、已尽狂醉。就中有个风流,暗向灯光底,恼遍两行珠翠。

形式: 词牌: 金蕉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