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赠僧子兰

名利了无时,何人暂访师。

道情闲外见,心地语来知。

竹落穿窗叶,松寒荫井枝。

匡山许同社,愿卜挂帆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功名利禄皆抛却,何时有人来访师。
道家情怀于世事之外显现,内心世界通过交谈方能知晓。
竹叶随风飘落穿透窗棂,寒冷松枝茂密遮蔽井边。
共许结为匡山之友,期盼早日扬帆同游。

注释

名利:功名利禄。
了无:全然没有,完全抛弃。
时:时候。
何人:什么人。
暂:暂时,此处指偶尔、偶然。
访师:拜访老师或高人。
道情:道家的情怀,指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与内心的宁静。
闲外:世事之外,即远离尘嚣纷扰的状态。
见:显现,表现。
心地:内心世界,人的性情、品格和思想深处。
语来:通过交谈、对话。
知:了解,知晓。
竹落:竹叶落下。
穿窗叶:穿过窗户的竹叶,形容竹叶随风飘入室内。
松寒:寒冷的松树,暗示季节或环境的清冷。
荫井枝:松树枝繁叶茂,遮蔽井口或井边,形成阴凉之地。
匡山:此处指江西庐山,因李白曾隐居于此,并自号‘青莲居士’,故有‘匡山’之称,也泛指隐居之处。
许同社:允许、接受成为同一社团或团体的成员,这里指诗人愿意与对方一同归隐匡山,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
愿:希望,愿望。
卜:占卜,此处引申为预测、决定。
挂帆期:扬帆出行的日期,象征着期待早日开始隐居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超然的自然景象,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开篇“名利了无时,何人暂访师”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功名的心境,以及因这种心境而少有人来访的孤寂感。接着,“道情闲外见,心地语来知”则是说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与自然界的交融,使得内心的言语不需要语言就能被理解。

“竹落穿窗叶,松寒荫井枝”这一句极具画面感,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竹林摇曳、落叶纷飞,以及松树在寒风中摇摆着的景象。这些自然元素营造了一个安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

“匡山许同社,愿卜挂帆期”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加入匡山(即匡庐)许同之社群的愿望,以及对未来生活方式的一种期待。这里的“卜”字可能意味着一种占卜或预测未来的行为,显示出诗人对于未来的某种规划和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与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超然世俗的心境。

收录诗词(168)

张乔(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北山书事

黄河一曲山,天半锁重关。

圣日雄藩静,秋风老将闲。

车舆穿谷口,市井响云间。

大野无飞鸟,元戎校猎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归旧山

昔年山下结茅茨,村落重来野径移。

樵客相逢悲往事,林僧闲坐问归期。

异藤遍树无空处,幽草缘溪少歇时。

此景一抛吟欲老,可能文字圣朝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甘露寺僧房

临水登山路,重寻旅思劳。

竹阴行处密,僧腊别来高。

远岫明寒火,危楼响夜涛。

悲秋不成寐,明月上千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再书边事

万里沙西寇已平,犬羊群外筑空城。

分营夜火烧云远,校猎秋雕掠草轻。

秦将力随胡马竭,蕃河流入汉家清。

羌戎不识干戈老,须贺当时圣主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