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起思归(其一)

年来多病转思山,终日呻吟簿籍间。

叔夜养生休著论,陶潜难死只因闲。

又移郡印三年调,未报君恩两鬓斑。

安得便归田里去,松篁泉石掩柴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是王禹偁的《病起思归(其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健康的渴望。

“年来多病转思山,终日呻吟簿籍间。”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因长期患病而产生的对大自然的深切思念,以及在病中对书籍的依赖。这里的“思山”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追求,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平静生活状态的向往。

“叔夜养生休著论,陶潜难死只因闲。” 这两句引用了历史上的养生名士庄子和文学家陶渊明,通过他们淡泊明志、顺其自然的态度来强调健康生活的重要性。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平淡简单生活方式的赞美,以及对超脱世俗纷争所带来的长寿的向往。

“又移郡印三年调,未报君恩两鬓斑。” 这两句则写出了诗人仕途上的坎坷和对朝廷恩惠的感念。这里的“又移”表明了多次的调动,而“未报君恩”则透露出诗人心中对于还没有回报皇帝恩情的内疚。

最后两句,“安得便归田里去,松篁泉石掩柴关。” 是诗人对归隐田园生活的渴望。这里的“安得”表现了诗人急切的心情,而“便归田里去”则是对乡村生活的无限向往。后面的“松篁泉石掩柴关”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山居图景,通过这种景象来表达诗人对于脱离尘世、隐逸山林的强烈愿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健康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仕途恩惠的感念,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平静简单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670)

王禹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字:元之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 生卒年:954—1001

相关古诗词

病假

小郡虽无事,常时亦有劳。

坐衙衫强著,判案笔须操。

眼病因求假,身闲更觉高。

何当长似此,归去老蓬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赁宅

萍流匏系任行藏,惟指无何是我乡。

左宦只抛红药案,僦居犹住玉泉坊。

白公渭北眠村舍,杜甫瀼西赁草堂。

未有吾庐莫惆怅,古来贤达尽茫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赁宅

老病形容日日衰,十年赁宅住京师。

阁栖凤鸟容三入,巢宿鹪鹩欠一枝。

壁挂图书多不久,砌栽芦苇亦频移。

人生荣贱须知分,会买茅庵映槿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高闲

谪官滁上欲何为,唯把高闲度岁时。

费尽俸钱因合药,忙于公事是吟诗。

京中吏去慵传信,江外僧来与撰碑。

更待吾家婚嫁了,解龟休致未全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