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衡父满翁

只卓来篇不许双,社坛高处立旌幢。

自知孤敌难为胜,欲竖长幡一面降。

须学依墙勤哭楚,莫同伏弩助收庞。

何时玉手归重搦,笑倒秋醪潋滟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词人在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战争的无奈与哀伤。"请鉴赏下面的中国古诗"后面直接给出诗句,未提供任何背景信息,但从内容上可以推测这是宋代王令所作《寄衡父满翁》。

首句“只卓来篇不许双”表明独自一人,孤立无援,没有伙伴。"社坛高处立旌幢"则是描绘战场上的景象,旌幢即是军旗,用以壮观表示阵营的位置和气势。

接着“自知孤敌难为胜”显示了词人对自身处境的清醒认识,孤独作战困难获胜。"欲竖长幡一面降"可能是在表达一种无奈的心情,或许是想通过高举旗帜来唤起士气,但又不得不考虑到投降以保全身。

“须学依墙勤哭楚”则是用历史上楚国的故事来比喻自己的处境,依靠城墙哭泣如同楚国的灭亡。"莫同伏弩助收庞"强调不要像伏弩(古代兵器)一样去帮助敌人扩大势力。

最后两句“何时玉手归重搦,笑倒秋醪潋滟缸”则是在表达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词人希望能早日回到正常的生活中,用双手重新举起酒壶,享受那份悠闲的喜悦。

整体来看,这首诗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痛苦与孤独,以及对和平美好生活的渴望,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战争题材诗作。

收录诗词(477)

王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 生卒年:1032~1059

相关古诗词

晚虹

晚虹随雨过山巅,谁插青云倒挂悬。

可惜两垂空到海,不令一直径冲天。

不堪暮霭难相蔽,尝到斜阳亦可怜。

好使渴来能剧饮,且教溪壑减清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晚晴寄满子权

常恐朝阴至夕曛,好风吹去信多勤。

得逢白日忽开眼,可惜青天尚有云。

安得植梯悬碧落,共操长帚扫妖氛。

恨无玉纩充天耳,垤鹳鸣鸠愿不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梅花

晓枝开早未多稠,屡嗅清香不忍收。

万木已知春尽到,百花常负后来羞。

东风也合相和暖,腊雪无端欲滞留。

满眼萧疏正堪惜,莫将横笛起人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野外

绿野爱平宽,偶来或永叹。

村儿骇车马,野犬吠衣冠。

乱草无闲地,斜阳有去鞍。

良田半蹊径,始信直行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