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山宅

暮春还旧岭,徙倚玩年华。

芳草无行径,空山正落花。

垂藤扫幽石,卧柳碍浮槎。

鸟散茅檐静,云披涧户斜。

依然此泉路,犹是昔烟霞。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翻译

暮春时节我重游旧山岭,徘徊欣赏这美好的时光。
茂盛的草丛没有路径可寻,空旷的山中正飘落着花瓣。
低垂的藤蔓轻拂过幽静的石头,横躺的柳枝挡住了小舟的前行。
鸟儿飞散,屋檐静寂,云雾缭绕在山涧的门户边斜照.
这条通往泉水的小路依旧如故,昔日的烟霞景色依然如昔。

注释

暮春:春季的末尾。
徙倚:徘徊,流连。
芳草:茂盛的草。
行径:道路。
空山:寂静无人的山。
落花:飘落的花瓣。
垂藤:下垂的藤蔓。
浮槎:水上小舟。
鸟散:鸟儿散去。
茅檐:简陋的屋檐。
云披:云雾覆盖。
涧户:山涧的门户。
依然:依旧。
昔烟霞:过去的美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春日山居图景。开头“暮春还旧岭,徙倚玩年华”表达了诗人在暮春时节重返旧日之地,凭栏而坐,感慨光阴似箭,岁月匆匆。接下来的“芳草无行径,空山正落花”则透露出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孤寂,只有鲜花随风飘落,没有人迹。

诗中“垂藤扫幽石,卧柳碍浮槎”生动地展现了藤蔓攀爬于古老岩石,而卧在岸边的柳树则阻挡着水流,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不失柔美的氛围。随后的“鸟散茅檐静,云披涧户斜”进一步描绘了这一片刻的宁静与和谐,鸟儿在茅草丛中自由飞翔,而云朵则轻盈地飘浮于山谷之上。

最后,“依然此泉路,犹是昔烟霞”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条通往山中的小径的熟悉和依恋,以及对过往时光的怀念。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隐逸情怀。

收录诗词(23)

杨师道(隋末唐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宰相,中书令杨恭仁之弟。出身弘农杨氏观王房,隋亡后投奔唐朝,拜上仪同、驸马都尉,娶桂阳公主为妻,后出任灵州总管,多次击退突厥入侵。历任吏部侍郎、太常卿,封安德郡公。636年(贞观十年),升任侍中。639年(贞观十三年),又改任中书令。李承乾谋反案后,被罢为吏部尚书。唐太宗东征时,暂代中书令,不久又罢为工部尚书。647年(贞观二十一年),病逝,追赠吏部尚书、并州都督,谥号懿

  • 字:景猷
  • 籍贯: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
  • 生卒年:?-647年

相关古诗词

陇头水

陇头秋月明,陇水带关城。

笳添离别曲,风送断肠声。

映雪峰犹暗,乘冰马屡惊。

雾中寒雁至,沙上转蓬轻。

天山传羽檄,汉地急徵兵。

阵开都护道,剑聚伏波营。

于兹觉无渡,方共濯胡缨。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奉和圣制春日望海

春山临渤海,征旅辍晨装。

回瞰卢龙塞,斜瞻肃慎乡。

洪波回地轴,孤屿映云光。

落日惊涛上,浮天骇浪长。

仙台隐螭驾,水府汎鼋梁。

碣石朝烟灭,之罘归雁翔。

北巡非汉后,东幸异秦皇。

搴旗羽林客,跋距少年场。

龙击驱辽水,鹏飞出带方。

将举青丘缴,安访白霓裳。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奉和夏日晚景应诏

辇路夹垂杨,离宫通建章。

日落横峰影,云归起夕凉。

雕轩动流吹,羽盖息回塘。

薙草生还绿,残花落尚香。

青岩类姑射,碧涧似汾阳。

幸属无为日,欢娱尚未央。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春朝闲步

休沐乘闲豫,清晨步北林。

池塘藉芳草,兰芷袭幽衿。

雾中分晓日,花里弄春禽。

野径香恒满,山阶笋屡侵。

何须命轻盖,桃李自成阴。

形式: 排律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