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索暹将军

浑身著箭瘢犹在,万槊千刀总过来。

轮剑直冲生马队,抽旗旋踏死人堆。

闻休斗战心还痒,见说烟尘眼即开。

泪滴先皇阶下土,南衙班里趁朝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身上带着箭伤的疤痕依旧在,历经了无数刀枪的攻击。
挥剑冲锋直入敌军骑兵中,拔旗转身踏过死者的遗体堆。
听说停战心里仍觉战斗瘾未消,见到战火烽烟消息眼睛立刻亮起来。
眼泪滴落在先皇宫殿的台阶下,仍在南衙的官列中赶早朝归来。

注释

浑身:全身。
著箭瘢:中箭后留下的伤痕。
万槊千刀:形容经历极多的战斗与伤害。
总过来:都经历过来了。
轮剑:挥舞着剑。
直冲:直接冲向。
生马队:活生生的敌方骑兵队伍。
抽旗:拔取敌方旗帜。
旋踏:迅速踏过。
死人堆:战场上的尸体堆积处。
闻休斗战:听说停止战斗。
心还痒:心里仍然渴望战斗。
见说:听说,得知。
烟尘:战争的烽烟,代指战争。
眼即开:眼睛立刻亮起来,表示兴奋或关注。
泪滴:泪水滴落。
先皇:已故的皇帝。
阶下土:宫殿的台阶下,象征对皇室的忠诚。
南衙:古代中央官署所在地,这里代指朝廷。
班里:官吏的行列中。
趁朝:赶早朝,即清晨上朝。
回:归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历经沙场、身负重伤的将军形象。开篇两句“浑身著箭瘢犹在,万槊千刀总过来”生动地展示了将军英勇战斗的历程,他的身体上留下了许多箭伤和刀疤,这些都是他冲锋陷阵所留下的痕迹。接下来,“轮剑直冲生马队,抽旗旋踏死人堆”两句则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残酷,以及将军在战场上的英勇无畏。

然而,即便如此英勇的战士,也有着对和平生活的渴望。诗中“闻休斗战心还痒,见说烟尘眼即开”两句表达了他内心对于战争结束、能够安享太平生活的急切之情。一旦听到战争结束的消息,他的心就像久病初愈一样,感到一种难以言说的舒缓和解脱。

最后,“泪滴先皇阶下土,南衙班里趁朝回”两句则透露出将军对已故君主的怀念之情,以及他在回到朝廷后依旧保持着昔日忠诚与英勇。泪水涟涟,是对逝去时光和先皇的缅怀;南衙班里趁朝回,则是将军返回朝堂,继续履行其职责的坚定承诺。

这首诗通过对战场生死、个体情感与忠诚职守的刻画,展现了一个复杂而深刻的人物形象,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于战争与和平、个人情感与国家责任之间关系的深思。

收录诗词(513)

王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 字:仲初
  • 籍贯:颍川(今河南许昌)
  • 生卒年:768年—835年

相关古诗词

赠郭将军

承恩新拜上将军,当直巡更近五云。

天下表章经院过,宫中语笑隔墙闻。

密封计策非时奏,别赐衣裳到处薰。

向晚临阶看号簿,眼前风景任支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赠崔礼驸马

凤皇楼阁连宫树,天子崔郎自爱贫。

金埒减添栽药地,玉鞭平与卖书人。

家中弦管听常少,分外诗篇看即新。

一月一回陪内宴,马蹄犹厌踏香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赠阎少保

髭须虽白体轻健,九十三来却少年。

问事爱知天宝里,识人皆是武皇前。

玉装剑佩身长带,绢写方书子不传。

侍女常时教合药,亦闻私地学求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赠溪翁

溪田借四邻,不省解忧身。

看日和仙药,书符救病人。

伴僧斋过夏,中酒卧经旬。

应得丹砂力,春来黑发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