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蒋莘田大参之任河南提学五首(其三)

半为民舍半为兵,箕帚刀锥日有争。

犹识汉廷强项在,八旗低首避骢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社会中军民矛盾的尖锐与复杂,以及在权力对比中的微妙变化。首句“半为民舍半为兵”形象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民与兵界限模糊,随时可能爆发冲突。接着,“箕帚刀锥日有争”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冲突的日常化和激烈程度,无论是日常生活工具还是武器,都成为了争斗的媒介。

后两句“犹识汉廷强项在,八旗低首避骢行”则揭示了权力结构中的等级与对抗。这里“汉廷强项”象征着传统力量或某种权威,而“八旗”则是满清统治下的军事制度。通过“低首避骢行”的描述,展现了在特定情境下,满清势力对传统权威的暂时妥协或让步,暗示了复杂的政治博弈和权力转移的可能。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反映了明末清初社会动荡时期军民矛盾与权力更迭的现实,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捕捉。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送蒋莘田大参之任河南提学五首(其四)

昔时荒草接城东,今日弦歌满郭中。

三十六年兵燹后,赖公重启太平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送蒋莘田大参之任河南提学五首(其五)

连开书院育人文,南海宫墙气象新。

曾是童年灯火地,门前桃李两重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明妃怨

生死归殊俗,君王命妾来。

莫令青冢草,生近李陵台。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

题乌丝红袖图为王黄湄都谏三首(其一)

花雨林烟自暮朝,清溪流水入红桥。

蛮笺捧出纤纤手,如此诗人未寂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