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峰形如掌翠相环,头白山僧引客看。
积叶坏来泥径滑,斜阳移去石桥寒。
近闻瀑布寻还远,易得菖蒲采极难。
分我一峰于此住,与师相聚愿辞官。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师秀的《示五峰僧》,描绘了山峰的秀美和僧人相伴的隐逸生活。首句“峰形如掌翠相环”,形象地写出山峰的形状和青翠环绕的环境,犹如手掌般秀美。次句“头白山僧引客看”,描绘了年迈的僧人热情地带领客人欣赏这美景,体现了僧人的淳朴和好客。
第三句“积叶坏来泥径滑”,通过落叶覆盖的泥径,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山中的宁静。第四句“斜阳移去石桥寒”,进一步渲染了傍晚时分的清凉,石桥在斜阳下显得更加冷寂。
第五、六句“近闻瀑布寻还远,易得菖蒲采极难”,表达了诗人对瀑布和菖蒲的追寻,虽然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寓意着追求某种境界的不易和内心的向往。
最后两句“分我一峰与此住,与师相聚愿辞官”,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渴望,希望能与僧人共享山中清静,甚至愿意放弃官职,流露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禅意。
不详
亦称灵芝,又号天乐。南宋诗人
又承出郭到贫家,一度分携鬓易华。
自说印书春可寄,独惭阙酒夜难赊。
眠迟古鼎销残火,吟苦寒缸落细花。
羸病不能亲送别,梦魂先立渡头沙。
此中非一景,欲状固难名。
江近秋阴早,山多晓气清。
断云分树泊,饥鹤下田行。
别拟深更至,虚空看月明。
或行或坐水边亭,处处春风户不扃。
飞絮伴人衰鬓白,远山学我道衣青。
迢遥更入烟霏去,髣髴如曾梦寐经。
恐是前生林处士,晚年不饮至今醒。
嫌在城中住,全家入翠微。
开松通月过,接竹引泉归。
虑淡头无白,诗清貌不肥。
必无车马至,犹掩向岩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