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五峰僧

峰形如掌翠相环,头白山僧引客看。

积叶坏来泥径滑,斜阳移去石桥寒。

近闻瀑布寻还远,易得菖蒲采极难。

分我一峰于此住,与师相聚愿辞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山峰形状像手掌,环绕着翠绿的景色,一位白发山僧引领游客欣赏。
落叶堆积,小路湿滑,夕阳西下,石桥显得更加清冷。
听说近处有瀑布,但寻找起来却遥不可及,菖蒲虽常见,要采到却十分困难。
如果能分给我一座山峰在此居住,我愿意辞去官职,只愿与师傅一同度过时光。

注释

峰形:山峰的形状。
翠相环:环绕着翠绿的环境。
头白:白发的。
山僧:山中的僧人。
客:游客。
积叶:堆积的落叶。
泥径:泥泞的小路。
滑:湿滑。
斜阳:夕阳。
石桥寒:石桥显得寒冷。
近闻:听说近处有。
寻还远:寻找却遥远。
易得:容易找到。
采极难:采摘却很难。
分我:分给我。
一峰:一座山峰。
此住:在此居住。
愿辞官:愿意辞去官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师秀的《示五峰僧》,描绘了山峰的秀美和僧人相伴的隐逸生活。首句“峰形如掌翠相环”,形象地写出山峰的形状和青翠环绕的环境,犹如手掌般秀美。次句“头白山僧引客看”,描绘了年迈的僧人热情地带领客人欣赏这美景,体现了僧人的淳朴和好客。

第三句“积叶坏来泥径滑”,通过落叶覆盖的泥径,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山中的宁静。第四句“斜阳移去石桥寒”,进一步渲染了傍晚时分的清凉,石桥在斜阳下显得更加冷寂。

第五、六句“近闻瀑布寻还远,易得菖蒲采极难”,表达了诗人对瀑布和菖蒲的追寻,虽然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寓意着追求某种境界的不易和内心的向往。

最后两句“分我一峰与此住,与师相聚愿辞官”,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渴望,希望能与僧人共享山中清静,甚至愿意放弃官职,流露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禅意。

收录诗词(165)

赵师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亦称灵芝,又号天乐。南宋诗人

  • 号:灵秀
  • 籍贯:永嘉(今浙江温州)
  • 生卒年:1170~1219年

相关古诗词

会宿再送子野

又承出郭到贫家,一度分携鬓易华。

自说印书春可寄,独惭阙酒夜难赊。

眠迟古鼎销残火,吟苦寒缸落细花。

羸病不能亲送别,梦魂先立渡头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会景轩

此中非一景,欲状固难名。

江近秋阴早,山多晓气清。

断云分树泊,饥鹤下田行。

别拟深更至,虚空看月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再游北山和韵

或行或坐水边亭,处处春风户不扃。

飞絮伴人衰鬓白,远山学我道衣青。

迢遥更入烟霏去,髣髴如曾梦寐经。

恐是前生林处士,晚年不饮至今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刘隐君山居

嫌在城中住,全家入翠微。

开松通月过,接竹引泉归。

虑淡头无白,诗清貌不肥。

必无车马至,犹掩向岩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