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昔岁理人术,今朝种树书。
太恩番是累,非种亦须锄。
身老兼栽药,家贫待畜鱼。
求羊还愧我,肯许叩精庐。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过去治理人民方法与现今植树造林的转变,以及对年老体衰、生活贫困的自省。诗中“昔岁理人术,今朝种树书”对比了过去与现在的不同生活和工作方式,从治理人民转为关注自然环境的保护,体现了诗人对社会角色转变的思考。
“太恩番是累,非种亦须锄”表达了对过度恩惠可能导致的依赖和懒惰的担忧,强调了适当的劳动和自我努力的重要性。同时,“身老兼栽药,家贫待畜鱼”则展现了诗人面对老年和经济困难时,通过种植草药和养殖鱼类来维持生计的生活智慧。
最后,“求羊还愧我,肯许叩精庐”一句,可能暗含了诗人对自己未能达到理想生活状态的自责,同时也表达了对高洁、清静生活的向往,但又似乎难以实现。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个人的生活境遇和情感变化,也蕴含了对社会、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不详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酒隐君能惯,青天白眼宽。
貌肥占道胜,禄去易身安。
鸟迹携书对,藤花倚树看。
枋榆非不乐,何用羡扶抟。
君往惬幽意,吾留厌市声。
园庐本相接,諠寂不同情。
褊心违请谒,病骨废耘耕。
出处两无着,空惭大隐名。
城市终当徙,开轩向绿畴。
老知学稼好,穷带著书愁。
野燕登蚕箔,山鸡雊麦秋。
村氓无曲调,出口自成讴。
南国频饥后,餐麸胜酪酥。
比闾虽麦穗,盗贼尚萑蒲。
阖室供锁茧,分沟竞辘轳。
田家莫厌苦,试看荷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