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碧纱低映秦娥面,咫尺暗香浓。
瑶池春晚,长天共恨,烟锁芙蓉。
夭桃再赏,流莺声巧,不待春工。
樽前潜想,樱桃破处,得似香红。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双渐的作品,名为《人月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碧纱低映秦娥面”,这里的“碧纱”指的是轻薄如纱的翠绿色薄雾,它低悬下来,仿佛在映照着古代四川美女秦娥的容颜。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赞赏。
“咫尺暗香浓”,“咫尺”是一种植物,即现在的石竹科植物,这里指的是一种低矮的花草。它在不起眼的地方散发出浓郁的香气,象征着隐逸之美。
“瑶池春晚,长天共恨,烟锁芙蓉”,诗人描绘了一个春日渐晚的景象,“瑶池”指的是仙境中的瑶池,在这里代表着理想中的美丽之地。诗人感到与这美好世界共同拥有对逝去时光的怅恨,而“烟锁芙蓉”则是用来形容春天晚霞中,芙蓉花被轻纱般的薄雾所笼罩,增添了一份淡淡的忧愁。
“夭桃再赏,流莺声巧,不待春工”,诗人提到的是在美好时光中,再次欣赏那已经凋谢的夭桃(一种早熟而短暂的桃树),并且感受着流莺(一种鸟名)的歌唱之美。这里表达了对生命脆弱和春天易逝的感慨。
“樽前潜想,樱桃破处,得似香红”,诗人在酒樽之前沉思,回忆起那些已经开放而散发出香气的地方,这里的“樱桃”可能是指那种在隐秘之地绽放的花朵。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来表达对美好记忆的怀念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的赞赏,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生命脆弱和春天易逝的感慨。
不详
山中人事违,天眼中修定。
我本无根株,只将笋为命。
白云曾罩定中身,石上云归不见人。
应有山神常守护,松风时为埽埃尘。
既晴安得雨霏霏,百道流泉落翠微。
侧帽试看绳引处,破烟千点湿人衣。
涧底轻雷喷玉泉,石桥僧度是何年。
灵峰斗隔人间世,真境潜分洞里天。
施食曾闻龙就掌,谈空应有虎当筵。
道猷雪涕非无谓,谁见湔肠挂木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