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生爱竹自未有,每到此房归不能。
高人留宿话禅后,寂寞雨堂空夜灯。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对一处僧舍中竹林的深厚情感。诗人自称“一生爱竹自未有”,表明其对竹子有着超乎寻常的情怀,每当来到这所僧院中的竹林,便如同归宿一般,无法自拔。
“每到此房归不能”一句强化了这种情感的深度。这里的“此房”指的是僧舍或是特定的居所,由于诗人对竹子的钟爱,即使到了夜晚也难以离开。
第三四两句“高人留宿话禅后,寂寞雨堂空夜灯”,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氛围。这里的“高人”指的是修行者或是有道之士,他们在讨论禅理之后选择留宿于此,享受这份清净与孤独。而“寂寞雨堂空夜灯”则形象地描绘了这样的场景:在一座僧舍的雨中,夜深人静,只有孤零零的一盏灯光照亮着空旷的空间,这种境界体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寂寞淡雅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和宁静环境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对于清净世界的向往,以及他与自然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不详
别酒已酣春漏前,他人扶上北归船。
浔阳渡口月未上,渔火照江仍独眠。
衡阳到却十三春,行脚同来有几人。
老大又思归岳里,当时来漆祖师身。
万里独行无弟子,惟赍筇竹与檀龛。
看经更向吴中老,应是山川似剑南。
草履初登南客船,铜瓶犹贮北山泉。
衡阳旧寺秋归去,门锁寒潭几树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