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东华观

路尽烟水外,院门题上清。

鹤雏灵解语,琼叶软无声。

白发道心熟,黄衣仙骨轻。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道路尽头延伸到云雾缭绕的山水之外,道观的门上题写着上清二字,显示出其道教的背景。
幼小的鹤儿似乎能理解人的语言,灵性十足,珍贵的叶子轻轻落下,毫无声响。
白发苍苍的道士内心对道的领悟已十分深厚,身着黄色道袍,身形显得飘逸,如同仙人一般超脱凡尘。

注释

路尽:道路的尽头。
烟水:云雾和流水,形容景致幽深。
院门:道观的门。
上清:道教术语,指最高最清静的境界,这里也指道观的名字。
鹤雏:幼小的鹤。
灵解语:灵性聪慧,能理解人语。
琼叶:珍贵美好的叶子,可能指道观中特有的一种植物。
无声:没有声音,形容环境的宁静。
白发:白色的头发,代指年老的道士。
道心熟:对道的理解深刻、纯熟。
黄衣:黄色的道袍,道士的服饰。
仙骨轻:形容道士身体轻盈,有如仙人般不染尘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超凡脱俗的画面,其中蕴含着深远的意境和哲理。首句"路尽烟水外,院门题上清",通过“路尽”表达了距离尘世的遥远,而"烟水"则营造出一种朦胧、梦幻的氛围;"院门题上清"暗示诗人在一个幽静之地寻求心灵上的澄明与宁静。

接着,“鹤雏灵解语,琼叶软无声”中,“鹤雏”象征着纯洁和高洁,而“灵解语”则表明了它不仅是形体上的美丽,更有超凡的智慧;"琼叶软无声"描绘了一种柔美、静谧的景象,"琼叶"比喻珍贵而纯净的物质,而"软无声"则传达出一种安静与平和。

最后,“白发道心熟,黄衣仙骨轻”中,“白发”常用以形容岁月的长久或修行者的智慧成熟;"道心熟"则表明诗人对于道的理解已经深入骨髓,不再是表面的追求;"黄衣"往往与道家有关,象征着清静无为、顺应自然;"仙骨轻"则直接点出了诗人已达到的仙境状态,灵魂超脱了尘世的重负,获得了一种轻盈自如的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神仙世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家园的追求和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513)

王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 字:仲初
  • 籍贯:颍川(今河南许昌)
  • 生卒年:768年—835年

相关古诗词

题台州隐静寺

隐静灵仙寺天凿,杯度飞来建岩壑。

五峰直上插银河,一涧当空泻寥廓。

崆峒黯淡碧琉璃,白云吞吐红莲阁。

不知势压天几重,钟声常闻月中落。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题寿安南馆

明蒙竹间亭,天暖幽桂碧。

云生四面山,水接当阶石。

湿树浴鸟痕,破苔卧鹿迹。

不缘尘驾触,堪作商皓宅。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赠王处士

松树当轩雪满地,青山掩障碧纱幮。

鼠来案上常偷水,鹤在床前亦看棋。

道士写将行气法,家童授与步虚词。

世间有似君应少,便乞从今作我师。

形式: 七言律诗

赠王侍御

愚者昧邪正,贵将平道行。

君子抱仁义,不惧天地倾。

三受主人辟,方出咸阳城。

迟疑匪自崇,将显求贤名。

自来掌军书,无不尽臣诚。

何必操白刃,始致海内平。

恭事四海人,甚于敬公卿。

有恶如己辱,闻善如己荣。

或人居饥寒,进退陈中情。

彻晏听苦辛,坐卧身不宁。

以心应所求,尽家犹为轻。

衣食有亲疏,但恐踰礼经。

我今愿求益,讵敢为友生。

幸君扬素风,永作来者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