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擢游江东

清洛日夜涨,微风引孤舟。

离肠便千里,远梦生江楼。

楚国橙橘暗,吴门烟雨愁。

东南具今古,归望山云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清澈的洛水日夜上涨,微风引领着孤单的小船前行。
离别的愁肠已绵延千里,遥远的梦在江边楼中滋生。
楚地的橙橘在暗淡中沉甸甸,吴地的城门笼罩在烟雨中的忧愁。
东南之地汇聚着古往今来的风情,归乡的目光投向那秋色覆盖的山间云雾中。

注释

清洛:清澈的洛河,指洛水。
日夜涨:形容河水不断上涨。
微风:轻微的风。
引:引导,这里指吹动。
孤舟:孤独的小船。
离肠:离别时心中的愁肠,比喻离别的愁绪。
便:就,此处强调情绪的迅速蔓延。
千里:形容愁绪之长,极言其多。
远梦:远方的梦,指思乡之梦。
生:产生,发生。
江楼:江边的楼阁。
楚国:古代国家名,此指南方地区,以产橙橘著称。
橙橘暗:成熟的橙橘颜色深重,也暗示心情沉重。
吴门:吴地的城门,代指江南地区。
烟雨愁:烟雨朦胧中带有的忧愁氛围。
东南:地理方位,泛指中国东南部地区。
具:具有,拥有。
今古:古今,指历史与现在。
归望:归乡的期盼,望向家乡。
山云秋:秋天山间的云雾,象征着故乡和季节的更替。

鉴赏

这首诗是王昌龄的《送李擢游江东》,它描绘了一幅动人的送别图景。

“清洛日夜涨,微风引孤舟。”这里通过对洛水不断上涨和微风轻拂小船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淡远而不失清晰的氛围。"清洛"指的是洛河之水清澈,"日夜涨"则表现了水势的持续上升,而"微风引孤舟"则是对船行景象的生动描绘,这里的"孤舟"意味着孤独和寂寞,暗示着送别时的情感。

“离肠便千里,远梦生江楼。”诗人通过"离肠"(即内心的牵挂)与"千里"的对比,表达了离别之痛,尽管距离并不远,但在情感上却如同遥不可及。而"远梦生江楼"则是说到夜晚在江边的楼阁中,思念之情如梦境般涌现,这里的"江楼"成为了诗人情感寄托的地方。

“楚国橙橘暗,吴门烟雨愁。”这里借助了物象来抒发离别之情。"楚国橙橘暗"中的"橙橘"是指橙树与橘树,这里的"暗"字可能意味着树木繁茂或果实成熟,但在此处更多的是一种氛围感,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同时也隐含了一种哀愁。"吴门烟雨愁"则是通过对气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心境,"烟雨"营造出一种朦胧、湿润的氛围,而"愁"字则直接流露出了诗人内心的忧伤。

“东南具今古,归望山云秋。”这两句是对未来和过去的一种回望与寄托。"东南"指的是江东地区,"具今古"意味着历史的沉淀和当下的融合;"归望"则是诗人表达了对故乡或内心所向往之地的眷恋。而"山云秋"中,"山云"代表了一种静谧与崇高,而"秋"字则给人以凉爽、清洁的感觉,同时也是季节更替的一种象征,也许在这里有着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送别时的离愁与思念之情。每一句都充满了对远方朋友的不舍和对未来的美好寄托,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历史感和时间感。

收录诗词(198)

王昌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字:少伯
  • 籍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
  • 生卒年:698— 756

相关古诗词

送狄宗亨

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

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送欧阳会稽之任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

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

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

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

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

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

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

应须枉车歇,为我访荷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送胡大

荆门不堪别,况乃潇湘秋。

何处遥望君,江边明月楼。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香积寺礼拜万回平等二圣僧塔

真无御化来,借有乘化归。

如彼双塔内,孰能知是非。

愚也骇苍生,圣哉为帝师。

当为时世出,不由天地资。

万回主此方,平等性无违。

今我一礼心,亿劫同不移。

肃肃松柏下,诸天来有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