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凫观

王乔古仙子,时出观人寰。

常为汉郎吏,厌世去无还。

双凫偶为戏,聊以惊世顽。

不然神仙迹,罗网安能攀。

纷纷尘埃中,铜印纡青纶。

安知无隐者,窃笑彼愚奸。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翻译

王乔这位古老的仙子,时常离开仙境观看人间。
她常常作为汉朝的官员,对世间厌倦后选择不再回归。
有一次,她与双凫嬉戏,只为惊动那些世俗之人。
如果不是为了留下仙踪,世俗的罗网怎能触及到她。
在纷扰的尘世中,她手持铜印,身着青色丝带官服。
谁能知晓,是否还有隐居的高人,暗自嘲笑那些狡诈之徒。

注释

王乔: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仙子:指神仙或超凡脱俗的女性。
汉郎吏:汉代的官员。
厌世:对世俗生活感到厌倦。
双凫:两只野鸭,象征仙人的游戏。
罗网:比喻世俗社会的束缚。
铜印:古代官员的象征物。
青纶:青色丝带,古代官服的一部分。
隐者:隐居不仕的人。
窃笑:暗中嘲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名为《双凫观》。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借古仙子之口,抒发对世态的讽刺与超脱之情怀的诗篇。

“王乔古仙子,时出观人寰。”开篇即以仙子视角审视尘世,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姿态。“常为汉郎吏,厌世去无还。”这里的“汉郎”指的是世间执法之人,而“厌世去无还”则透露出对俗世生活的厌倦与不再回头的决心。

“双凫偶为戏,聊以惊世顽。”“双凫”应是仙子居所,这里用“偶为戏”表达了一种轻松自如的态度,而“聊以惊世顽”则是在说这种超脱行为对于世人来说是一种震撼。

“不然神仙迹,罗网安能攀。”这两句强调了仙子与尘世的距离,指出即便是想攀援那神圣的足迹,也被世间的罗网所阻隔。

“纷纷尘埃中,铜印纡青纶。”这里形容了尘世之繁杂,而“铜印”和“青纶”则象征着世间的权力与规矩。

最后两句“安知无隐者,窃笑彼愚奸。”表达了一种深藏不露、自在飞翔的心境,同时也对那些自以为了世间智谋而自得其乐的人投以轻蔑的一笑。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仙子之口,对尘世的官场和人情进行了批判,同时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与真我的精神境界。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颍大夫庙

人情难强回,天性可微感。

世人争曲直,苦语费摇撼。

大夫言何柔,暴主意自惨。

荒祠傍孤冢,古隧有残坎。

千年惟茅焦,世亦贵其胆。

不解此微言,脱衣徒勇敢。

形式: 古风 押[感]韵

阮籍啸台

阮生古狂达,遁世默无言。

犹馀胸中气,长啸独轩轩。

高情遗万物,不与世俗论。

登临偶自写,激越荡乾坤。

醒为啸所发,饮为醉所昏。

谁能与之较,乱世足自存。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大雪独留尉氏,有客入驿,呼与饮,至醉,诘旦客南去,竟不知其谁

古驿无人雪满庭,有客冒雪来自北。

纷纷笠上已盈寸,下马登堂面苍黑。

苦寒有酒不能饮,见之何必问相识。

我酌徐徐不满觥,看客倒尽不留涩。

千门昼闭行路绝,相与笑语不知夕。

醉中不复问姓名,上马忽去横短策。

形式: 古风

朱亥墓

昔日朱公子,雄豪不可追。

今来游故国,大冢屈称儿。

平日轻公相,千金弃若遗。

梁人不好事,名姓寄当时。

鲁史盗齐豹,求名谁复知。

慎无怨世俗,犹不遭仲尼。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