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啸台

阮生古狂达,遁世默无言。

犹馀胸中气,长啸独轩轩。

高情遗万物,不与世俗论。

登临偶自写,激越荡乾坤。

醒为啸所发,饮为醉所昏。

谁能与之较,乱世足自存。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翻译

阮生古狂达,遁世默无言。
犹馀胸中气,长啸独轩轩。
高情遗万物,不与世俗论。
登临偶自写,激越荡乾坤。
醒为啸所发,饮为醉所昏。
谁能与之较,乱世足自存。

注释

阮生:指阮籍,古代文人。
狂达:狂放通达,不受世俗约束。
遁世:隐居避世。
默无言:沉默寡言。
胸中气:内心的豪情壮志。
长啸:大声呼啸以抒发情感。
轩轩:形容精神昂扬。
高情:高尚的情操。
遗万物:超脱于世间万物之上。
世俗论:世俗的评价和议论。
登临:登山临水,借以抒怀。
自写:自我表达。
激越荡乾坤:情感激荡,影响天地。
醒为啸所发:清醒时因啸声而触发。
饮为醉所昏:饮酒后因醉意而迷茫。
谁能与之较:无人能与他相比。
乱世:动荡不安的时代。
足自存:足以自立于世。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体现了作者超脱世俗、自在飞扬的情怀。诗中的"阮生古狂达,遁世默无言"表明诗人以古代隐者阮籍为榜样,选择远离尘世,保持沉默,不与世俗交谈。这不仅是对个人生活态度的追求,也反映了苏轼面对复杂政治环境时的心境。

"犹馀胸中气,长啸独轩轳"则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激昂情绪和超然物外的精神状态。啸是古代隐者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代表着一种超脱尘世的自由态度。

"高情遗万物,不与世俗论"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世俗纷争的不屑一顾,以及他那种高洁的情操和超然的心境。

"登临偶自写,激越荡乾坤"则描绘了一种诗人在大自然中的感受,他的文字如同江河一般奔腾,不断地冲刷着天地间的一切。

"醒为啸所发,饮为醉所昏"表达了诗人对酒和啸的态度,似乎只有通过这些方式,才能暂时摆脱世俗的羁绊,获得片刻的解脱。

最后一句"谁能与之较,乱世足自存"则是苏轼对于个人在乱世中如何保持自我、生存下去的一种思考。诗人认为,只有像他这样坚持个性,不随波逐流,才能在动荡的世界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思想和超逸的情感,展现了苏轼特有的文学风格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大雪独留尉氏,有客入驿,呼与饮,至醉,诘旦客南去,竟不知其谁

古驿无人雪满庭,有客冒雪来自北。

纷纷笠上已盈寸,下马登堂面苍黑。

苦寒有酒不能饮,见之何必问相识。

我酌徐徐不满觥,看客倒尽不留涩。

千门昼闭行路绝,相与笑语不知夕。

醉中不复问姓名,上马忽去横短策。

形式: 古风

朱亥墓

昔日朱公子,雄豪不可追。

今来游故国,大冢屈称儿。

平日轻公相,千金弃若遗。

梁人不好事,名姓寄当时。

鲁史盗齐豹,求名谁复知。

慎无怨世俗,犹不遭仲尼。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次韵水官诗

高人岂学画,用笔乃其天。

譬如善游人,一一能操船。

阎子本缝掖,畴昔慕云、渊。

丹青偶为戏,染指初尝鼋。

爱之不自已,笔势如风翻。

传闻贞观中,左衽解椎鬟。

南夷羞白雉,佛国贡青莲。

诏令拟王会,别殿写戎蛮。

熊冠金络额,豹袖拥幡旃。

传入应门内,俯伏脱剑弮。

天姿俨龙凤,杂沓朝鹏鳣。

神功与绝迹,后世两莫扳。

自从李氏亡,群盗窃山川。

长安三日火,至宝随飞烟。

尚有脱身者,漂流东出关。

三官岂容独,得此今已偏。

吁嗟至神物,会合当有年。

京城诸权贵,欲取百计难。

赠以玉如意,岂能动高禅。

惟应一篇诗,皎若画在前。

形式: 古风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

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

归人犹自念庭闱,今我何以慰寂寞。

登高回首坡垄隔,但见乌帽出复没。

苦寒念尔衣裘薄,独骑瘦马踏残月。

路人行歌居人乐,童仆怪我苦悽恻。

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

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

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