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大夫庙

人情难强回,天性可微感。

世人争曲直,苦语费摇撼。

大夫言何柔,暴主意自惨。

荒祠傍孤冢,古隧有残坎。

千年惟茅焦,世亦贵其胆。

不解此微言,脱衣徒勇敢。

形式: 古风 押[感]韵

翻译

人情难以勉强挽回,天性却能稍微感知。
世人争论是非曲直,苦口婆心的话语难以动摇。
大夫言辞温和,但暴君心中却悲凉。
荒废的祠堂紧邻孤坟,古老的隧道里还有残破的坑洼。
千年历史中只有茅焦敢于直言,他的胆识被世人看重。
若不理解这些微妙的道理,即使裸身行事也仅是勇敢而已。

注释

人情: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强回:勉强挽回。
天性:人的本性。
微感:稍微感知。
争:争论。
曲直:是非对错。
苦语:苦口婆心的话。
摇撼:动摇。
大夫:古代对官员的尊称。
柔:温和。
暴主意:暴君的心思。
惨:悲凉。
荒祠:废弃的祠堂。
孤冢:孤独的坟墓。
残坎:残破的坑洼。
茅焦:历史人物,敢于直言。
贵:看重。
胆:胆识。
微言:微妙的道理。
脱衣:裸身。
徒:仅仅。
勇敢:勇敢的行为。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苏轼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的深刻感悟。诗中“人情难强回,天性可微感”两句点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难以勉强,而且人的本性是可以被细微之事触动的。这既反映了苏轼对人性的理解,也体现了他的人文关怀。

接下来的“世人争曲直,苦语费摇撼”则描绘了一种社会现象,即人们在是非曲直的问题上争吵不休,使用尖锐的言辞去试图说服对方,但往往收效甚微。这两句诗展示了苏轼对当时社会矛盾和人际关系的敏锐洞察。

“大夫言何柔,暴主意自惨”则是对权力者和知识分子的不同态度的描写。其中,“大夫”指的是有才能、有地位的人,他们的话语温和而不伤害他人;而“暴主”则代表了那些性格粗暴、行事无情的统治者。这里,苏轼通过对比突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至于“荒祠傍孤冢,古隧有残坎”等句,则是诗人对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的描绘。这四句诗构成了一个荒凉的画面,其中包含了时间流逝、历史沧桑的感慨。

最后,“千年惟茅焦,世亦贵其胆。不解此微言,脱衣徒勇敢”则是对历史人物和他们精神品质的赞颂。诗人认为,即使在千年的长河中,只有那些坚韧不拔、勇于献身的人物才是真正值得珍视的。而“不解此微言,脱衣徒勇敢”则表达了诗人自己对这些精神价值的不完全理解和内心的困惑。

整首诗通过对世态人情的观察,对历史与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英雄人物品质的赞美,展现了苏轼深邃的思想和他那独特的审美视角。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阮籍啸台

阮生古狂达,遁世默无言。

犹馀胸中气,长啸独轩轩。

高情遗万物,不与世俗论。

登临偶自写,激越荡乾坤。

醒为啸所发,饮为醉所昏。

谁能与之较,乱世足自存。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大雪独留尉氏,有客入驿,呼与饮,至醉,诘旦客南去,竟不知其谁

古驿无人雪满庭,有客冒雪来自北。

纷纷笠上已盈寸,下马登堂面苍黑。

苦寒有酒不能饮,见之何必问相识。

我酌徐徐不满觥,看客倒尽不留涩。

千门昼闭行路绝,相与笑语不知夕。

醉中不复问姓名,上马忽去横短策。

形式: 古风

朱亥墓

昔日朱公子,雄豪不可追。

今来游故国,大冢屈称儿。

平日轻公相,千金弃若遗。

梁人不好事,名姓寄当时。

鲁史盗齐豹,求名谁复知。

慎无怨世俗,犹不遭仲尼。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次韵水官诗

高人岂学画,用笔乃其天。

譬如善游人,一一能操船。

阎子本缝掖,畴昔慕云、渊。

丹青偶为戏,染指初尝鼋。

爱之不自已,笔势如风翻。

传闻贞观中,左衽解椎鬟。

南夷羞白雉,佛国贡青莲。

诏令拟王会,别殿写戎蛮。

熊冠金络额,豹袖拥幡旃。

传入应门内,俯伏脱剑弮。

天姿俨龙凤,杂沓朝鹏鳣。

神功与绝迹,后世两莫扳。

自从李氏亡,群盗窃山川。

长安三日火,至宝随飞烟。

尚有脱身者,漂流东出关。

三官岂容独,得此今已偏。

吁嗟至神物,会合当有年。

京城诸权贵,欲取百计难。

赠以玉如意,岂能动高禅。

惟应一篇诗,皎若画在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