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南镇春回草木青,溪毛犹带旧时馨。
黄尘荏苒民谁赖,黑海沧茫使有星。
为爱宝书探禹穴,岂挥清泪向秦庭。
万艘转饷成山道,想见风云护百灵。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南镇的景象,草木葱翠,溪边的植物还残留着旧时的香气。诗人感慨黄尘漫漫,百姓生活艰辛,但仍有希望之星照亮黑暗。他提到为了探寻珍贵的典籍,不惜深入禹穴,而不是像秦朝那样徒然伤感。诗人想象着粮草运输繁忙,如同山岳般堆积,预示着国家军队的物资充足,风云际会之际,定能护佑百官和国家的安宁。整体上,这是一首寓含深意的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国家未来的期待。
不详
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千羽春明玉扆间,皇华躬遣祀稽山。
蓬莱云雾随封检,敷落仙曹降佩环。
宣室旧承前席问,楼船今驾海涛还。
东南父老忧时切,落日扶藜得重攀。
吴门叶落季鹰船,朔野霜横白雁天。
三楚楼台馀梦泽,两京形势自甘泉。
采云帐幄泠风满,琼树花枝璧月圆。
本是宣光中兴日,腐儒长夜泣遗编。
纷纷攘攘厌黄巾,妖血徒膏草野尘。
马化一龙犹王晋,楚存三户未亡秦。
飓风天静浮青海,朔漠山高直紫宸。
莫为鬼方劳外伐,檿弧箕服最愁人。
豆苗瓜蔓未应稀,菰米莼丝积渐肥。
南极有星天半隐,东维无地海全归。
连城不换相如璧,百结何妨子夏衣。
回首故山荆棘外,几年空翠锁烟霏。